马里

校园圈西南林大1万公里外建孔子学院,


说起非洲的马里共和国,可能你并不熟悉,但你是否想象想到,在这个与中国相隔1万多公里的国家,竟然有一所孔子学院。

而这所孔子学院,正是西南林业大学与马里之间的缘分和桥梁,两者之间的友谊跨越了大洲大洋,留下了许多有意思的故事。

想不想听听这些故事呢?就让教育君带你去西南林业大学,认识这些热情洋溢的异国朋友们吧~

土豆、T恤,都是“马里记忆”

“我学会说的第一句中国话就是在这里学会的!”年,位于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缘的马里共和国设立了国内第一所孔子课堂。

远在离家1万公里的地方,听到有人用你的母语问好时,是什么感觉?

“你好!”在马里任教的老师们,就总能听到学生们用带着异国口音的汉语向自己问候,这本来是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但听在老师们心里却是一阵暖流,一阵感动,也拉近了中国和马里之间的距离。

学生们学习气功~

据教育君了解,西南林业大学先后派出7名在职教师赴马里担任汉语教师和中方院长。

阿斯基亚孔子课堂的老师们~

上一任阿斯基亚孔子课堂中方院长王海涛—年间在马里工作,他对马里的印象有惊悚也有感动,惊悚的是年曾在学校医院爆发了埃博拉疫情;年在距离学校3公里处的酒店出现了恐怖袭击……

尽管困难重重,但王海涛和同事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承担着传播中国文化,为马里学生了解中国打开窗口。4年间,他推荐了30名马里学生来西南林业大学进修,积极打造“汉语桥”“春节联欢晚会”等孔子课堂品牌活动,同时还向马里总统、总理、议长等高层推介中国文化。

王海涛(前排右一)和他的学生们~

当学生们拿着一包土豆、一件T恤、一封感谢信等力所能及的礼物来向王海涛表示感谢的时候,他的内心充满了感动,于他而言,这都是马里留给他的珍贵记忆,也是自己脑海中无法抹去的马里印记。

获得孔子学院奖学金的马里学生~

马里孩子有个“胡爸爸”

马里的孩子会叫孔子课堂首任中方院长胡勇为“爸爸”,他和妻子曾先后在孔子课堂工作。

胡勇和马里当地居民在一起~

“胡老师是细心的好院长,工作很棒。在马里期间,胡老师在促进中文及中国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胡老师是阿斯基亚中学的朋友,更是马里的朋友。马里阿斯基亚中学孔子课堂永远欢迎胡老师。”这是阿斯基亚中学校长EmondTogo对胡勇的评价。

“我们自己种菜,看见菜籽发出幼芽,小苗长成菜,有丰收的欢喜,就像看着学生们从一个汉语字都不会,最后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谈到马里学生时,曾任教于孔子课堂的周雪英老师十分自豪。

周雪英与马里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

除了孔子课堂之外,周雪英还在马里当地的一所女子中学教书。她能歌善舞,深受学生喜爱,大家在学校里遇到她,都会用中文打招呼,周雪英为此感到特别的骄傲与自豪,“有机会的话,我还会再去马里。”

载歌载舞庆祝中国春节~

马里留学生把云南姑娘娶回家

“我爱上了云南,我现在会说昆明话,我就是中国人,当别人问我的时候,我说自己是佤族,真的有人会相信,因为我中文说得很好。”

阿马都是西南林业大学首个马里籍博士留学生,也是孔子课堂的奖学金学生。最初来到西南林业大学学习汉语的时候,阿马都对新环境、新同学很不适应,但是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渐渐地融入了校园生活。

阿马都表演非洲手鼓~

阿马都说他现在很幸福,因为他在中国不仅学到了汉语知识,还迎娶了一位善良的中国姑娘,小日子过得可甜蜜了~

阿马都和他的妻子~

和阿马都一样成为中国女婿的,还有另一位马里籍博士生萨立夫。

萨立夫从小的梦想就是学习中文,中国功夫片让他对神秘、古老、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充满了向往。高中的时候,他将自己的第二外语选为中文,但当时整个马里只有一位中文教师。在大学毕业后,萨立夫毅然决定到当地的孔子课堂去学习,经过努力学习,他取得了中国汉办的半额奖学金,于是瞒着母亲四处借钱买机票到中国学习汉语。

萨立夫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到中国以后,萨立夫先在西南林业大学读本科、硕士,后来申请到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现在昆明理工大学读博士。

在中国期间,他参加了不少活动和比赛,屡屡获奖,还参演了电影,并通过电视节目向自己的云南女友求婚成功,现在他们育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在中国,我学到不少为人处事的道理,我明白了,学习汉语不用看一个人的背景,只要有梦想就有机会去表现自己的才能。”萨立夫说。

萨立夫和他可爱的儿子~

西南林业大学国际学院副书记杨司薇介绍,—年,西南林业大学共接收孔子学院奖学金生92人,其中来自于马里阿斯基亚孔子课堂推荐的学员43人。不少马里学生因为学习中文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比如曾拿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西南林业大学的孔子课堂的毕业生AglassMohamed,现在在当地一家金矿公司担任翻译工作,月薪高达50万西法。像他这样能找到一份高薪收入的孔子课堂毕业生并不在少数,他们的收入是当地人的3到4倍。

将在马里高校开设中文专业

年,西南林大与马里巴马科人文大学合作共建的马里第一所孔子学院落成,用西南林大校长蒋兆岗的话来说,西南林业大学与非洲有一段剪不断的孔子情缘,这是跨越大洋的握手。“我们将结合西南林大特色,开设涉林类专业中文课程,推进双方在经济林种植、果园培育、植被恢复、生态文化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蒋兆岗说。

阿斯基亚孔子课堂的老师和学生们合影~

马里学生的中国功夫是不是很有架势呢~

学写汉字,一笔一画很认真~

西南林业大学在非洲建立孔子学院,是云南省鼓励高校走出去,密切人文交流的重要举措。

西南林大校长蒋兆岗寄语孔子学院的未来~

下一步,西南林业大学将制定激励本校教师赴马里任教的办法和措施,开展全校性的外派汉语教师和志愿者培训,帮助巴马科人文大学开设第一个中文专业,调研当地对涉林类专业的需求,搭建科研合作平台,为马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智力支持。

蒋兆岗表示,西南林业大学将以马里孔子学院成立为契机,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全力支持配合双边关系的稳固发展,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非关系向前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君小科普:

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各地孔子学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和文化活动,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成为各国学习汉语言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场所,受到当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

截至年12月31日,全球个国家(地区)建立所孔子学院和个孔子课堂。截止到年,云南省在境外举办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共13所,主要开设在美国、泰国、缅甸、孟加拉、斯里兰卡、马里等国家。

加入教育群第一时间获取资讯

教育君全新的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看的好
头部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lyjd/75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