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

在党五十年,永远跟党走吴江ldquo


建党周年

今天是建党一百周年的伟大纪念日。

时间砥砺信仰,岁月见证初心。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如磐信念、如铁信仰,撑起了百年大党的铮铮脊梁。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是对老党员的一次集中致敬,他们曾用青春年华和毕生精力,默默无闻地在各条战线上践行着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奉献。

时光荏苒染白了他们的黑发,但党员的色彩始终鲜亮,时代将铭记他们,而年轻后辈们也将在致敬和传承中牢记初心使命。

王启雄、童盘珍:白发伉俪不忘党员红色初心

童盘珍(左)王启雄(右)

(沈卓琪摄)

年龄:91岁、84岁

党龄:70年、64年

条线:公安、工会

感言:从毛主席让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同志让中国人民富起来,习主席叫中国人民强起来,我们生长在这个时代,感到非常幸福。

童盘珍老家无锡,15岁时响应组织号召,前往河南新办的棉纺厂当纺织女工。在纺纱车间里,童盘珍工作认真,思想上进,得到了领导认可,2年后被提拔为干部,20岁那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时小,反正上班嘛,好好干活,有的是力气,起得早,走得晚,党叫干啥就干啥。”回忆起青春奋斗的岁月,童盘珍笑着说。

今年91岁的王启雄则是一名空军飞行员。18岁时,他考入了华东军政大学,1年后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五航校担任飞行员,在部队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部队里,是我的领导教育、引导了我,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后,我也时刻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出表率。”王启雄说,后来他响应组织要求成为一名飞行员教官,不断摸索教育方式,带出了一批又一批飞行员。

年,一次部队和棉纺厂的青年联谊活动让两人走到了一起。

“我在他们厂的宣传橱窗里看到了她,长得漂亮,又在光荣榜上,我就想是她了。”王启雄说,见面后两人一见钟情,他送了童盘珍一本书,童盘珍回赠给他一支钢笔,让他给她写信。

童盘珍说,王启雄一直在部队里,两人很少有机会见面,平时只能通过书信互报平安、互相鼓励。后来,王启雄调去了河南许昌,她就跟着一起过去,担任许昌汽车修理厂的工会主席,之后两人组建了家庭。

王启雄说,自己能有今天这样的荣誉,童盘珍功不可没,她操持着整个家庭,拉扯大了5个子女。她还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很好,在她的组织下,工会工作树起了计划生育、职工教育、文体活动三块品牌,得到了上级的肯定。

年,49岁的王启雄从部队转业。3年后,两人来到吴江。王启雄调入公检法系统,先后担任司法局副局长、公安局副局长等职务,童盘珍调入县总工会,主抓业务方面的工作。

“在河南的时候是我帮他,到吴江来了就是他帮我了。他在公安局干活,成天到处跑,认识的人多。有一次我们工会要建一个溜冰场,就是让他帮忙找的电工。”童盘珍说。

“拿到这个奖章,我觉得很幸福,也有点惭愧。是党教育了我、培养了我,我觉得自己给党做的工作还是有点少。”童盘珍说。

王启雄则表示,作为党员,他和爱人一定会听党话,跟党走。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正确的党、光荣的党,“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真是建设得非常非常美丽,从毛主席让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同志让中国人民富起来,习主席叫中国人民强起来,我们生长在这个时代,感到非常幸福,我祝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汤生富:奉献国防终不悔

汤生富(杨隽摄)

年龄:86岁

党龄:52年

条线:国防

感言:我们的国家从艰苦的年代一路走来,要牢记初心,不忘过去。

6月29日下午,86岁的汤生富穿着曾经的海军军服,站在党旗下,郑重地接过社区颁发给他的“在党五十年”纪念章。

雪白的军服上,除了党徽,还别着一枚看上去有些年代感的奖章,那是年国庆节期间,国防部颁发给他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奖章,表彰从事国防科技事业26年的他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的贡献。

“我是放牛娃,家里穷,是毛主席培养我成才。”汤生富年出生在江苏金坛,年8月参军入伍,“参军时我是初中学历,这个学历在那个年代算是比较高的,这也是我能当海军的原因。”第二年元月,汤生富来到东海舰队,在那里他学了整整1年的导弹和雷达技术。

年6月,已经是一名雷达兵的汤生富,跟随部队来到福建宁德市沙埕镇某防空雷达站。两三个月后,雷达站突遭美军轰炸,很多战友为保卫雷达站牺牲了。“那些美军飞机从对岸的台湾新竹起飞,有一次不下20架飞机从我的头顶飞过,这些飞机都被我们的飞行员一一击落,但我们也牺牲了一名飞行员。”这些往事深深印刻在汤生富的脑海里。

后来,汤生富又到武汉,用两年半的时间学习政治、数理化等文化课知识,继而前往位于北京昌平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院,在这所“防化兵的摇篮”,汤生富系统学习了两年,毕业后被分配至舟山某基地,任防化参谋。年,他转业到了大西北。

在大西北,汤生富开启了人生新的挑战。“我从事的是提炼金属铍,被运用于原子能、航空等领域。”作为军队转业干部,汤生富一开始担任的是厂里的武装部长,厂领导了解到汤生富系统学过化学,于是调他去当了车间主任。铍很珍贵,在制造导弹和小型原子弹外壳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但同时也是一类致癌物,提炼的过程有一定的危险性。

一开始,厂子建在山洞里,住的是铁皮房,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但这个出生在江南的汉子一头扎在了大西北,将毕生所学奉献给党的国防科技事业。年12月,汤生富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年,跟随在吴江扎根落户的二女儿,这名海军老战士也从千里之外的甘肃兰州迁到了这里,安享晚年。

荣浩: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荣浩(杨隽摄)

年龄:82岁

党龄:55年

条线:教育

感言:我已经是耄耋之年的退休人员,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没有也不应有退休念头,要永远走在路上,听党话,跟党走,永不停步。

“我的职业生涯,要说永生难忘,肯定要属上世纪80年代去西非大陆支教的那段经历。”开门见山,荣浩就向记者回忆起了40多年前那段往事。

年,从北京语言大学深造回来的荣浩,彼时的身份是盛泽中学的语文老师、入党9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作为教育部选拔的教师人才,荣浩是吴江仅有的两个人选,先被送往南京大学学习1年基础,随后到北京进行为期两年的专业培训。于荣浩而言,学习法语完全是零基础的,此前,他只略学过一些俄语。

学习期满,荣浩以教育部出国储备教师的身份回到吴江,在教育局呆了一段时间后,到吴江中学任教,“随时等候国家召唤。”他笑着说。年,教育部一纸书面通知,荣浩从秀美的苏州来到非洲大陆西部的马里共和国。他的任务是到位于首都巴马科的国立巴马科高中,教当地学生中文。“我从拼音开始教,因为拼音是汉字注音的拉丁化,学生们学起来并不太费劲。”荣浩说,回国的时候,学生已学会简单的中文交流。

这所学校里,除了荣浩来自中国,还有来自法国、苏联和东德的老师,都是根据政府间的文化教育协议官方派遣的。大家不分国家、民族,彼此相处融洽。

这是荣浩第一次出国。马里是最早与中国建交的西非国家之一,上世纪70年代,尚处于困难阶段的中国向非洲兄弟伸出了慷慨之手,除了教育、医疗的援助,还在当地建工厂、修水利,当地人对中国充满感激,荣浩在这个热带国家真切感受到了和善和友好。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黄华访问马里,作为中国专家组的成员之一,荣浩也到机场参加了迎接,并与黄华副总理握手。

年下半年,在忠诚地履行了祖国赋予其的光荣使命后,荣浩回到祖国,继续在吴江中学执掌教鞭,直到退休。

法语的这项特长被坚持了下来,成为荣浩退休后的一大爱好。更没想到的是,教学生涯里再没派上用场的一口法语,在全家周游到法国、瑞士、比利时等法语国家时,派上了大用场。“问路、买东西,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找爸爸。”荣浩的二女儿荣梅笑着说。

钱锋:雷锋精神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钱锋(蔡铭越摄)

年龄:73岁

党龄:52年

条线:卫生

感言:我不会忘记入党时的那份激动,也不会忘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钱锋今年73岁,精神矍铄,见到他时,他正在党员活动室学习,聊起自己的入党故事和在党内的工作生活,他感慨万千。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和共和国同龄,在红旗下成长,从懂事起就学习雷锋精神,读《欧阳海之歌》,以英雄为榜样一步步走过来。”钱锋说。

钱锋是八坼人,本不叫钱锋,因为学生时代学雷锋做好事才改名叫钱锋。

钱锋有着一副古道热肠,学生时代就经常做好事,受到同学们的赞扬。“我是农村长大的,走在路上看到有小孩失足落水,跳下去把人救上来,我觉得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在别的同学们眼里,觉得我是真正用行动诠释雷锋精神的积极分子。初中毕业的时候,同学们就鼓励我把名字改成雷锋的‘锋’,这一改,雷锋精神便一直照亮我前行的道路。”钱锋笑着说。

年,钱锋入伍,成为一名高炮兵。进入部队后,部队党组织积极引导大家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在了解党的性质、宗旨后,钱锋对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心生向往。在老班长的鼓励下,钱锋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年的“七一”前夕,钱锋光荣入党,那一刻他难掩喜悦,“我不会忘记入党时的那份激动,也不会忘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我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我终身努力的方向。”

钱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部队生活中,他自学手艺,为全营的战友理发,曾连续数年被评为全营学雷锋、学毛选积极分子;在国防施工中,他更是身先是卒,荣立三等功,“当时是在打山洞,走我前面的是两个新兵,我发现有大块险石砸下来的时候,就只有一个念头,救人要紧,于是就扑了上去帮忙挡下石头,被砸断了一根手指,好在战友没事儿。”钱锋摸着断指回忆。

年,钱锋退伍后听从组织安排,进入吴江县卫生局人事科工作。工作期间,积极补文化,完成高中学习。年,钱锋升任吴江县卫生局副局长,分管人事和爱卫办工作。

彼时,吴江基层卫生院的建设在全苏州市也是小有名气的。“那个年代,农村人群亟待改善生活环境,我积极带领爱卫办的同志们深入农村,帮助和指导基层组织大力开展农村自来水建设和农村卫生厕所建设。”钱锋说,“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对农民的生活卫生改善和传染病预防有着重要作用。我是农民的儿子,能为农民办实事,我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

年,钱锋退休了,退休后他还发挥余热,前往震泽、横扇指导创建国家卫生镇;他还做起了关工委工作,帮扶贫困儿童学习成长。

如今,年过七旬的他依旧会和老伴保持学习,一起看书、看电视、上网了解时事,他总说:“活到老学到老,要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

来源

吴江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沈卓琪、杨隽、蔡铭越编辑|杨柳韵责编|汪秋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ddqh/1024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