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其分的称赞,能带给人欣喜和满足感。
马克吐温就说过,“一句赞美的话可以抵我十天的口粮”。
称赞超过一定限度,则会产生负面影响。“太棒了,XX!”这个句式,连用表示极致的副词“太”和形容词“棒”,双重强调,就有过誉的嫌疑,很难让被赞美者产生好感。
倘若有人声情并茂地惊呼“太棒了,你的职业”,Itissogreat!Wonderful!Excellent!你八成要倒吸一口凉气,甚至断言此人不值得深交,因为他不仅言语浮夸,而且内在不真诚。
在通俗意义上,职业需要人付出牛马般的劳动,费神费力,最多算得上是有苦有乐,怎么可能“太棒了”?不过,翻译自意大利插画家,阿戈斯蒂诺·特拉伊尼所著的绘本,《太棒了,我们的职业》,倒是给出了不一样的解答。
它认为,在孩子们心中,每一个职业都新鲜有趣、它们不分贵贱、没有高低,都能帮助别人,统统是“太棒了”。而在大人看来,这种对所有职业一视同仁的想法,恍若海市蜃楼,不免过于天真浪漫。双方的想法差异巨大,究其原因,恐怕在于对世界的认识程度不同。
儿童职业启蒙绘本《太棒了,我们的职业》,就暗含了人类认识世界的3种重要方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阅人无数。经由这3种方式,孩子将从懵懂走向智慧,从狭隘走向广阔,从纯粹走向纯粹,从而更深入地认识世界。
一、读万卷书,读书的数量得与人的年岁同增长
知乎上有个问题,如果一个人在大学期间读了上千本书,他会是什么样?网友回答,如果他读的是网络小说,那肯定能成为知名小说写手。如果读的是科学类书籍,那就更厉害了,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已经是顶尖人才。
网友的回答不一定完全正确,但鲜活地说明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若是想让读书效果发生质的飞跃,我们就得大幅度提升阅读的量级。而在埋头深入某一领域钻研之前,有一个环节不容忽略,就是得先找到一本兴趣书,让它激发我们对该领域系列书籍的阅读渴望。
对于儿童职业启蒙来说,绘本《太棒了,我们的职业》可以担此重任。
1.书中的角色人物,是再普通不过的孩子,他们不拘一格、调皮捣蛋,对能帮助别人的职业格外感兴趣,对各行各业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对于这样的角色,我们的孩子不会有距离感。
《太棒了,我们的职业》在开端,用一个全景式大开页的篇幅,展示了一个常见的教学场景:
课堂上,两位老师启发式提问:“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每天都会做些什么?”“我们可以挑大家感兴趣的职业聊一聊。”在场的16个学生则姿态各异,有低头思考的,有手臂搭着椅背侧身开小差的,有刚抵达教室门口的搞不清楚状况的。课桌上摆放的学习用品也是各不相同,有的一应俱全,有的缺三少四,有的空无一物。
也就是说,这16个孩子,不是收敛了本性正襟危坐的小大人,不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的学霸孩子,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孩子。他们不拘一格、调皮捣蛋,上课的时候也要去上厕所,对能帮助别人的职业格外感兴趣,对各行各业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作为全书的主人公角色,我们的孩子会觉得很亲切,不会有距离感。
2.该书作为科普类读物,在内容编排上,却不以严谨精准为纲,而是最大限度地遵从孩子们的思维方式。
我认真观察了16个学生的肤色、发型和衣着,并将其与书中的30个职业角色形象一一对比,甚至一项一项地用铅笔做了标注,以期弄明白这30个职业的排序规则。结果发现,这30个职业,没有按照所属领域分类,也不是按字母顺序排列,也没有仿照其他书籍对职业的排序方式。它们的排序方式是:杂!乱!无!章!
结合开篇的教学图,方才意识到,该书30个职业的排序逻辑,竟然是16个学生发言内容的顺序。哪个职业被先讲出来,就先写哪个职业。这着实难能可贵,作为科普类读物,《太棒了,我们的职业》一书,在内容编排上,却不以严谨精准为纲,而是最大限度地遵从孩子的思维方式。
3.书中随处可见的小动物元素,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不仅增添了阅读的趣味性,也降低了科普知识的理解难度。
介绍登山向导时,书中用了一幅对比强烈的画。高耸的悬崖峭壁上,有两位攀登者:一位是高大的男士,绑粗壮结实的安全绳索,奋勇地攀爬,像一个孤身奋斗的斗士;另一位是小小的蜗牛,爬得又萌又淡定,旁边配了文字说明“我爬山不用安全绳索”。
将身形不过成人指甲盖大小的蜗牛,置于悬岩峭壁上,和成年男性角色同台竞争,这个创意别出心裁,也让画面张力十足,更是将“安全绳索”完全地凸显出来,我们有理由相信,看过这幅画的孩子,很难忘掉萌萌的的蜗牛和粗壮漫长的安全绳索。
综上,充分挖掘各种有趣之处,尽可能地激发孩子对职业的兴趣,就是绘本《太棒了,我们的职业》的合理使用方式。至于传授各个职业专业知识的责任,则应当交由系列书籍来承担。不要想着看一本书就一劳永逸,读书的数量得与人的年岁同增长。
二、行万里路,不要让孩子对这个世界浅尝辄止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体上来说,“读万卷书”主要是为了获取知识,“行万里路”更多的是拓宽眼界、培养心性。但实际上,人们往往只推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则被认为是享受生活的方式,约等于休闲娱乐。
“行万里路”一定可以收获什么,没有人敢妄言;待在熟悉的环境中,哪儿都不去,是否就一定失去了什么,也不见得。
“从没有出过远门,思考范围却横跨宇宙”的康德,恐怕无人敢质疑他眼界不开阔、心性不坚毅。我太奶奶,迈着三寸金莲,在原始荒凉的小山村过了一辈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不见得狭隘到哪里去。
但纵然如此,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世界各地朝发夕至年代的我们,还是得怀有一种更开放的心态,尽可能地“行万里路”,拥抱这个时代。
内陆的孩子们,去看看大海和岛屿,体验渔民的生活,遥望灯塔守卫的孤独,领略引航员的专业。
城市的孩子们,去看看农村和田野,看辽阔的关中大地上,播种机收割机的机械化作业;看偏僻小山村层层叠叠的老旱地上,农民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看近郊风景优美的农村,精心为城里娃打造的体验式种地项目。
这些行路的经历,能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各个职业的不同,以及同一个职业的不同形态,进而拓宽视野,加深对世界的了解。
也不要觉得“行万里路”,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撑,免费的地方也有合适的选择。
《太棒了,我们的职业》中,有个孩子说,“我和马里奥长大了想当研究天空的科学家——天文学家。”对于天文学家,我们可能觉得遥不可及,最多想起望远镜、教科书和伽利略,但其实,也可以是体验感更好、专业性更强的天文馆、科技馆,这些地方都是不用花钱的。
归根到底,对孩子“行万里路”的影响更大的,不是金钱,而是为人父母者是否愿意
为孩子多花心思,不因为自身的懒惰和懈怠,让孩子终其一生,对这个世界浅尝辄止。
三、阅人无数,让孩子们对职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太棒了,我们的职业》一书,用全景式大开页,图文并茂地详细介绍了农民、兽医、卖报人等30个职业,简单介绍了服务行业、交通领域、商业等7大职业领域的几十个职业,算起来,差不多讲了有近百个职业。但在书的结尾,作者依旧写道,“这本书的篇幅实在太有限了,没办法把其他许多重要得不得了的职业一一介绍给大家……”
对于儿童职业启蒙来说,我们确实需要从零开始,了解更多的职业种类、职业内容,以储备知识、拓宽视野。但更重要的,是在其基础上,总结规律,从特殊性中提炼一般性,让孩子们对职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比如,有一些素养,是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当具备的。
一是扎实的专业知识
职场从来就不是乌托邦,伴随孩子们渐渐长大,他们或多或少地,也会感觉到职业的不公平。我们要做的,是传递给孩子们真正的职场规则,在他们心底播下强劲的能量种子。作为职场人,首先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
可借助《太棒了,我们的职业》一书介绍的近百种职业,给孩子进行讲解。比如,当园丁需要掌握植物的习性、土壤的种类、季节的变换规律等丰富的知识。
二是精湛的职业技能
作为一个职业人士,仅仅学富五车是不够的,还得提升职业技能。《太棒了,我们的职业》一书介绍道,水管工的主要职责是安装洁具、焊接管道、安装热水器、安装燃气灶具、接管子等等。想想看,如果家里的水管坏了,地上到处淌水,请来的水管工把理论知识说得头头是道,但怎么都修不好水管,气人不?
三是尽职尽责的职业态度
“太棒了,我们的职业”这句话所强调的,其实是职业的重要性。我们无论从事哪一个职业,都要恪尽职守、高度负责。比如,作为医生,必须得时刻谨记,救死扶伤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无论是在枪林弹雨中,还是在大地震中,身为医生,都不能因为担心自身安全,就不去救援伤病患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ddqh/13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