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这篇文章讲的是清朝道光年间的事情,所以文中会出现一些清朝的官名。有些读者可能对这些官名没有概念,所以在引言先讲述一下几个官名。四川总督,相当于现在的四川省委书记;成都将军,节制全川的八旗(満蒙也有汉八旗)和绿营(汉兵),是四川最高的军事长官;四川提督,所有四川地区绿营兵的最高统帅。一个省的军队首领,提督最大,依次是总兵,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最后千总、把总。
希望你读完这篇文章后,有所感受、批评指正,留言于文后留言处。
一场竹笋引起的战争
文/吉古呷哈
四川省乐山市的南部有两个彝族自治县,马边和峨边。其中,峨边彝族自治县盛产竹笋,尤其是黑竹沟竹笋甚是有名。竹笋,历来是峨边人民的主要菜料,也是峨边人民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但是,这人人喜爱的土特产竹笋,在峨边曾引起过一场战争。这场战场惊动了当时在位的道光皇帝,且搅得他甚是心神不宁。也是这场战争,使得当时的四川提督(四川军区司令)杨芳被降级革职发配往甘肃当一名小小的总兵。
那么,竹笋是如何引起这场战争的?这场战争又是如何搅得道光皇帝心神不宁的?四川提督杨芳又是什么原因被降级革职的?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得从清朝道光一十三年开始说起。
(峨边县城一角)
道光一十三年,峨边灾荒,人民欠收。其中,彝族聚居区灾情更是严重。当时,峨边彝族聚居区,有游离于清政府管辖范围之外的形态,政府没有开仓赈灾。道光十四年四月,一些彝族饥民为了生存,去往汉族人家的竹笋地里,偷春竹笋充饥。可是,被竹笋的主人发现了,他们招来附近的汉民围殴来偷竹笋的彝族饥民,“殴毙数人”(见《清宣宗实录》)。
彝族有一句谚语:猴子靠森林,彝人靠家支。这个“靠”字,主要表现为当一个人处于危难之时家支对他的帮扶。就是说,当你处于危难的时候,你的整个家支是你坚强的后盾。当时,峨边有赤彝(黑彝)十三支,岭彝(白彝)十二支(见《光绪峨边厅志》)。偷窃汉民竹笋充饥而被殴毙的数人,是黑彝雅札支的彝人和其管辖的百姓。据《峨边厅志》记载,雅扎支彝人,居住于离城六十里的金岩溪(现在的金岩乡),是峨边十三支赤彝中最强的一支,嘉庆十九年归顺朝廷,改汉姓来。雅札支的头人知道自己的族人被打死后,召集了本家支的人马和住在马边的乌抛家,共三百多人,在蛮归岗等处,焚烧汉人的房屋,抢掠汉人的钱财和人口,为死者报仇。
道光十四年四月,事情上报到了四川省。四川省派出了提标参将樊丰年,马边营游击王启元,会同峨边营游击周其昌去查问此事,缉拿凶手。派出去的这三路军队,查问缉拿了一个多月,只押解了彝族武士母格等十余人来成都,其它各重要头目,都“遁入彝巢”,进行抵抗。樊丰年等人以办事不利的罪名,被摘取了顶戴,留在军中将功抵罪。道光十四年六月,四川提督杨芳,亲自去峨边督饬参将樊丰年等人赶紧查拿闹事人员。
道光皇帝接到峨边彝人叛乱的奏折时,首先是大吃一惊:“上年,杨芳不是说峨边二十四地,他亲往查看,三厅(峨边,马边,雷波)地方彝匪肃清的吗?怎么才过短短数月,又有彝人叛乱了”(见《清宣宗实录》)。接着,道光皇帝愤愤地下了一道御旨,御旨是这么说的:“逃入深山彝族聚居地的各“凶夷”,一定得赶紧按名抓来,记住,一定得讲求速度,要是“办理再有迟延”,彝人再相互勾结四处闹事,朕就拿杨芳,瑚松额(成都将军),鄂山(四川总督)等三人是问,一定军法从事”(见《清宣宗实录》)。道光皇帝把这道御旨传往四川后,静心等着肃清“彝匪”的消息。
(峨边黑竹沟马里冷景区秋天)
一个多月过去了,道光皇帝没有接到任何的消息。皇帝纳闷,说道:“一个多月过去了,怎么没有见到已经办理完成的消息?”(《清宣宗实录》原文:迄今已一月有余,何以尚未见办理全竣之奏?)。接着,道光皇帝又说:“我想峨边等这些地方,汉彝杂处,关系复杂,要是地方官处理不当,定会产生民族纠纷;这些年纠纷不断,一定是地方官没有妥当处理。”道光皇帝用威胁的口气继续下令:“著该将军务将此案迅速办理,逃回“彝巢”没有拿获的“凶彝”,必须按名抓获,尽快办理,不准迟缓,不准将就了事,要是匆匆了事,导致彝人再叛乱,就拿瑚松额等三人是问。”
杨芳于道光十四年七月初四到达峨边化林坪。他不敢怠慢,施尽浑身解数,查拿滋事彝人。他先是把樊丰年等人抓来的彝族百姓放回去,宣传政府的政策:“国家恩威并行,如敢违抗即行痛剿”。然后,把自己的营帐移至离彝区最近的地方,进行震慑。结果,彝族十三支黑彝中除雅札之外的十二支,愿意交出自己所属百姓里参与滋事的人员,捆献到官府。但是,这次竹笋事件的“主犯”雅札支和乌抛石毕等,占据险要地位,拒绝投降。杨芳用兵强攻,攻进了雅扎支彝人住地,杀死彝人三十余名,拒绝投降而跳崖者约有八九十名;杀毙雅扎支首领哈儿立时,史书记载哈儿立时拼死抵抗清军,杀死四名清军,才被击毙;哈儿的弟弟双甲和乌抛石毕被擒获(见《清宣宗实录》);一百二十三名彝人出来投诚。杨芳部署自己的部下继续追剿剩下负隅抵抗的彝族武士后,自己于八月十六日回到成都,给道光皇帝上了“捷报”奏折。
(峨边县大堡镇化林坪村)
道光皇帝接到“捷报”后,没有表现出胜利后的喜悦,他心中若有所虑。他又给杨芳等人下了一道旨,说:“上一年,杨芳就说峨边地区彝匪肃清,自己所亲历,绝对不会有滋事的,但是才过数月就有彝人滋事了,所以这次你们仨(杨芳,瑚松额,卾山)悉心筹划,设法防范,不要再出现彝人叛乱滋事的事情了”。道光皇帝最后还威胁道:“如办理草率,阅时未久,复有夷匪滋事,该将军等不能当辞重咎也”。(见《清宣宗实录》)
道光皇帝的所虑,不是杞人忧天。一个月后,道光皇帝接到了一封奏折,打开一看,峨边,果真又出事儿了。他深深的感觉自己被骗了,甚是愤怒。《清宣宗实录》里是这样记载的:“以前的那些话,都是骗人的”(原文:从前所称事有把握,全不足信)。道光皇帝下令:杨芳交部议处,赶紧来北京听候处分;瑚松额和卾山虽然没有亲自到峨边办理,但是不分真假就拿杨芳的奏折上报,没有起到领导的作用,所以也得要交给相关部门议处。
峨边怎么又出事情了呢?
原来,官兵押解被捕获的彝族头人双甲等去往成都的时候,于九月十九日,二十一日,雅札支彝人夜行至双溪卡、白沙河两处(均位于现在的大堡镇),掳走了汉人男女十余口。
(峨边县大堡镇双溪村)
官府派人去雅札支处询问查明,得到了这样的回复:我们害怕,你们把我们的头人双甲杀了,所以我们掳汉人当人质,要想我们放人,你们也把我们的头人双甲放了(见《清宣宗实录》)。《清宣宗实录》记载,杨芳派出城守营参将唐永清,都司毛万里谕以恩威,“业据陆续献返还了被掳汉民”。但是,唐永清如何谕以恩威的?他是不是和彝人定了某种协议?奏折里没有说。道光皇帝也怀疑了。他说:“唐永清,毛万里去谕以恩威,是派了何人去监督办理的?”(原文:瑚松额等所派参将唐永清,都司毛万里前往催办,究竟派何人督办?)。道光皇帝怀疑了一番后,又继续下令尽快捉拿“彝匪”。
同时,清朝朝廷处分了办理峨边彝务不善的杨芳等人。具体的处分方法是:杨芳降为二等候,革退御前侍卫,以总兵前往甘肃候补,不用来京陛见;瑚松额,鄂山降二级留任,但是峨边彝人再次叛乱的时候,他俩没有徇情面,据实奏报杨芳处理不善,所以加恩改为降一级留任。(见《清宣宗实录》)
杨芳被重重地处分而走了。那么谁来继任四川提督?他又如何处理峨边因竹笋引起的这起事件呢?
继任四川提督的是马腾龙。马腾龙看到了前车之鉴杨芳,所以准备用尽全力攻杀彝人,做到彻底肃清叛乱。但是,他一上任,雅札支彝人就给了他一份大礼:雅札支彝人又在双溪卡等处掳汉民男女六十余丁口。于是他赶紧派兵遣将,派出番司李羲文,成绵龙茂道李宗传,率领六千多士兵,先后前往峨边办理。马腾龙自己也跟着前往。马腾龙到峨边后,先把双甲等人斩首示众,然后派出参将唐永清去追剿,追回了被掳掠的汉民,彝人逃至黄草坪一带,唐永清继续追击,立即击毙十余人,黎雅营千总何贵擒获滋事正犯木勒等三名,其余彝人逃入深山,继续抵抗。官府召集投诚彝人,把被捕获的木勒等三人,斩首示众。逃入深山的彝人,屯聚在迤西则高岩村,乾溪,西河老林等最为险要处,做好坚决抵抗的准备。
道光十五年(年)二月,马腾龙亲自督率将士来攻打彝人雅札支。他把军队分为以阿木穰等为首领的十队,五队循迤西上路而进,五队由迤西下路环绕而出,前后夹攻。迤西下路官兵,袭入乾溪山梁,攻破了双连棚子,了口,甲穵,苦竹坪等地,彝人节节败退。官兵打至锅圈崖时,遭到彝族武士的伏击,“失石如注”,打死不少官兵。官兵用火箭火弹仰攻,彝人不敌具有重大杀伤力的重武器,纷纷撤退。这一战下来,彝族武士被击毙近千名,缴获彝人使用的武器弓矛数百件,焚毁了彝民房屋数百间,擒获了雅札支首领我我蛮和尚等在内的几乎所有的头目,其余人员纷纷投诚官府,传具木刻保证永不滋事。被擒获的头目,官府把他们就地正法。从此,自衣巫哈曲,杀蛮溪至大小木瓜等处,十三支彝地已尽(见《清宣宗实录》)。因竹笋引起的这场战争,经过断断续续的一年多时间后,最终以彝族人雅扎支的失败而告终。
“彻底肃清”雅扎支叛乱的奏折不久就到了北京,道光皇帝见到后,很是高兴。他封赏了这次平叛峨边“彝乱”有功的大臣。鄂山,加恩太子太保衔,赏戴双眼花翎,马腾龙赏加提督衔,唐永清等人赏兰翎……封赏了一大批大大小小的官员。
(峨边竹笋)
雅扎支彝人,就这样被征服了吗?我觉得,没有。因为,两个月后,峨边汉民徐国林等人,告到了都察院,说四川峨边厅凶彝屡次焚抢。道光皇帝就让四川总督鄂山去审查此事的真伪。查明的结果是:徐国林,虚词耸听,胡言乱语(见《清宣宗实录》)。我认为,徐国林所说的事情很有可能是真的,因为鄂山刚刚因平定峨边有功被封赏,而杨芳则因彝人的复判而被降级降职,所以即使有叛乱,他不可能再向皇帝报告,自讨处分的。而且,我认为这次叛乱的彝人很有可能是雅札支。因为在《清德宗实录》里记载了这么一段话:“清光绪十六年(年),十一月癸己,四川总督刘秉章奏,峨边所辖赤夷十三支内,有雅扎一支最强,屡抚屡叛,叠扰边境,该厅(峨边厅)于九月十九日,分三路进兵,将该夷勿哒华达枪毙,该夷畏服,缴出难民二十二名口,并称愿送黑夷上班当差,不敢复反。报闻。”也就是说,从道光十四年(年)到光绪十六年(年),经过56年时间的断断续续的征服,雅札支彝族人才最终投降了。
这次,应该是真的被降服了吧。《清实录》里,我再也没有看到“雅扎支”这三个字了。
偷窃,本是很小的一件事情,属于民事纠纷,可以调解。但是竹笋事件中汉民没有给彝人调解的机会,直接打死了数人,使得这件事情上升到了刑事案件。这时,政府应该派公安警察来办理此事的,但是清政府则直接派出了军队,使得这件事情上升到威胁国家安全的地方叛乱。不仅如此,关于雅扎支叛乱事件,现在所有能看到的史料里,我没有看到一条记载说是官兵惩治了打死彝人的汉人。这里,我想起了彝族老人李仕安先生的一句话,他说:“近代,一旦彝汉发生纠纷,政府就帮着汉民征剿彝人”。这样就导致了彝人有冤无处申,只能依靠自己的武力给自己讨一个说法了。当然,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我们的历史在这里呈现
投稿邮箱:yizulishi@163.com
被选用的来稿,本将赠送作者一本年的《新夷族》期刊(复印版)。
彝族历史栏目
原创文章 档案史料
历史 是 民 族 的 记忆
??????????
感谢鼓励
吉古呷哈
赞赏
人赞赏
人喜欢
长按向我转账
感谢鼓励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医院呼和浩特哪家好治疗白癜风的口服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ddqh/2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