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

航海物语大黄蜂


大黄蜂的名字在西方很受欢迎,如果你在维基百科上打开有关Hornet所有条目的列表,在军事领域就有十多个。今天来讲讲以大黄蜂命名的美国海军航空母舰。历史上有两艘名为大黄蜂的美军航母。比较具有传奇色彩的是于年下水,舷号为CV-8的约克城级(Yorktown-class)航母。历经太平洋战争洗礼,最终沉没大海。另一艘是珍珠港事件后建造,年下水,舷号为CV-12的艾塞克斯级(Essex-class)航母。航母的“级“指航母的型号,同一级别的航母在尺寸、排水量、设备、用途上比较相近。习惯上又以同一级别中,最早下水的航母名称作为该级别航母的统称,所以CV-8的级别以年下水的CV-5约克城号来冠名,而CV-12的级别名称则是来自同在年下水的CV-9艾塞克斯号。

香格里拉的传说

在航空母舰之外,美国及欧洲历史上有很多其他以Hornet命名的船只,甚至可以追溯到风帆战舰时期。同名军舰在历史上很常见,我们只讲其中两艘航母,先来按照历史,讲讲最先在太平洋参战的CV-8。废话不多说,先上图。舰队Collection艦隊これくしょん(简称“舰C”)中的大黄蜂号额,不好意思,放错了。碧蓝航线アズールレーン(简称“舰B”)中的大黄蜂号图中的轰炸机为杜立特空袭中,美国陆军航空队的B-25轰炸机额,手残,又放错了。大黄蜂号航空母舰来源:U.S.Navyphoto80-G-这艘大黄蜂号建造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受限于《华盛顿条约》对各国海军的限制,其吨位较小,只有满载2.5万吨。从图中也可以看出,尽管大黄蜂一开始就是按航母来设计和建造的,但此时的航母上层飞行甲板(flightdeck)和下部的船体相对分离,有点像那些由货船改造的祖先。所以从当时的船员的角度,主甲板(maindeck)还是指船体本身的甲板,而飞行甲板只是在主甲板上又加了一层上层甲板。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业内还是把船体内机库的那一层甲板称为主甲板(mainhangardeck),而不是像其他船只那样把舰岛以下最上层的甲板当作主甲板。其他部分也都按部就班地按照冷战之前对航母的理解来设计,经典的直通式布局,木制的飞行甲板,蒸汽轮机,螺旋桨飞机,凡此种种。技术参数就不罗列了,先讲故事。大黄蜂最传奇的事迹当属突袭东京。当然,一切都始于年12月的珍珠港事件,被日本航母打蒙的美国海军决定以牙还牙,加倍奉还。此时美国丧失了太平洋绝大部分地区的制海权,仅存的航母必须时刻躲着在大洋游曳的日本舰艇。为了瞒天过海突袭日本本土,只能派遣缺乏护航的少量航母,到离日本本土足够近的地方,再升空长航程轰炸机到达东京进行轰炸。如果是历来崇尚“舍生取义”的日军做计划的话,到这里就算完成了,轰炸结束就可以玉碎了,但美军的传统艺能就是不管大义成不成,保命的准备还是必要的,所以轰炸结束后的返航成了问题。因为没有制海权,放了飞机的航母就是捅了马蜂窝的熊孩子,要在马蜂反应过来前赶紧跑路,所以航母不会在距离日本非常近的地方等待轰炸机返航。轰炸计划指挥者杜立特中校决定让无法返回航母的轰炸机飞往中国降落,飞机的燃油被精准计算到仅仅支持他们从航母起飞到达中国浙江附近。大约公里的航程需要大量燃油,而航母的甲板尺寸又限制了飞机的起飞重量。为了减轻机体其他部分的载重以换取有效载荷分配燃料,计划参与的陆军和海军做了很多人员培训和设施改装。经过大量努力,轰炸机成功完成了轰炸任务。尽管除了迫降在海参崴的轰炸机之外,所有的飞机都坠毁了,但大多数人得以生还,煽情细节还请参见《珍珠港》《中途岛》等电影。轰炸被报道后,美国总统罗斯福被问到轰炸机是从哪里起飞时,他淡定且不无调侃地说道“香格里拉”。从此,大黄蜂号和“香格里拉传奇”挂上了钩,并获得了“杜立特空袭”的技能。而且因为香格里拉出自于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舰C”的歌曲,暁の水平線に(拂晓的水平线上),也与此相得益彰。

大黄蜂?还是大头蝇?

出场既高光,捅马蜂窝的大黄蜂在崭露头角之后却命途多舛。中途岛海战,在约克城号和企业号屡建奇功的衬托下,大黄蜂号的机队因为没有做好侦察,以及错误的航路规划和糟糕的空中指挥,舰载机大多在错误航向上耗尽燃油而坠毁,几乎全程打了酱油。指挥好像是没了头的苍蝇,完全是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战绩零杠五。瓜达卡纳尔战役也同样没有出彩的战果。最后于圣克鲁兹海战中被击伤弃船,在美日的共同努力下沉没于南太平洋海底。这就是属于大黄蜂的仲永式的悲剧结局吧。这也是太平洋战争中,日方击沉的最后一艘大型水面舰艇。从此以后,美军举全国之力以每两个月下水一艘航母的速度在太平洋煮了一锅航母饺子。在年8月日本投降之前,有22艘艾塞克斯级航母下水。而仰赖自杀式袭击贪图小胜,毫不在意下属死活的日本海军,最终耗尽其本不富裕的航空航海人才,缩在战列舰的龟壳里迎来漫天倾泻的炸弹和最终的失败。

海底摸金校尉

但大黄蜂的故事此时还没有结束。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创立了团队在南太平洋寻找沉没的舰船,但南太平洋的辽阔海域加上千米以上的水深给团队带来极大的阻碍。历经长期的搜寻,最终于年2月于水深米的水下发现了大黄蜂号。遍布鱼雷和炮弹伤痕的船体如今已经长满藤壶和海草,静静躺在荒无一物的海底。潜水机器人传来的大黄蜂号画面,九宫格右侧屏幕里是40毫米高射炮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ddqh/731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