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高温、淳朴……没来西非马里之前,只知道这个国家地处撒哈拉沙漠边缘,常年高温酷热、沙暴频发、干旱少雨。
但是,来到马里之后会发现比自然环境更恶劣的是当地的紧张局势。这里恐怖袭击频发、派别武装冲突不断、游行示威活动时有发生。
5月,中国第5批赴马里维和部队第一梯队官兵凯旋,第6批的维和战友已经出征。
作为中国第5批赴马里维和部队的一员,回想在马里维和一年多的日子,个日夜,不由得感叹一句:历经战火洗礼,倍感和平不易。难忘那营、那人,还有那只被战友救治收养的狗——
那营
既爱又恨的E营,不该留下我的战友
当地时间1月15日,警卫分队从E营出发,赴加奥地区执行武装巡逻任务。韩立建摄
E营全称是Elevage,这是法语单词“畜牧”的意思。或许是这个营区以马里政府畜牧局旧址为主体建立的缘故,E营的官方名称就这样被确定下来。
这里原是联马团东战区综合军事基地,也是东战区司令部和民事机构的办公营区,曾与马里政府军营区仅仅一墙之隔。
E营的安全防卫任务由中国维和警卫分队担负。截至到年3月,中国维和警卫分队先后有五批官兵轮换执行E营的安全防卫任务。
当地时间3月20日,警卫分队正式开始执行营区安全防卫任务。韩立建摄
随着年3月,中国第五批赴马里维和警卫分队全体官兵入驻联马团东战区“超级营地”,并正式担负“超级营地”的安全防卫任务,E营已经成为过去式,也化作永恒的记忆。
但这个营区,因一名中国士兵让世人永远铭记,并载入联合国维和行动史册。
申亮亮
那是当地时间年5月31日,联马团位于加奥的营地遭遇汽车炸弹袭击,一辆载有多公斤炸药的汽车,加速向维和部队营门撞去。
正负责营区2号哨位警戒值勤的中国维和战士申亮亮发出预警后,确保了联合国维和人员的生命安全,而自己却在战位壮烈牺牲。
子弹无眼,枪炮无情。E营留下一个我们的好兄弟、好战友,他如同一座丰碑伫立在那里,年龄永远定格在29岁,一颗年轻的心默默守望着和平的早日到来。
警卫分队官兵在联马团东战区维和烈士纪念碑前向申亮亮烈士遗像敬礼。韩立建摄
和E营说分手,有太多的东西带不走。
多少个日日夜夜,战友们在睡梦中被刺耳的爆炸声惊醒;多少次恐袭预警,兄弟们战斗着装、荷枪实弹,全时待命有效应对;多少回局势紧张时的武装巡逻,车队从这里集结出发,又让人欣慰地平安顺利回到这里。
我们执勤环境常伴有枪炮声,随时可能响起的恐袭预警和敌情通报,我们全副武装随时准备着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一刻也不敢松懈。
我不会忘记,每当接到维和友军遭到恐怖袭击出现伤亡的通报,我们强烈谴责恐怖组织恶劣行径的同时,更加期盼正义必胜、世界和平。
相信在E营工作生活过的战友,都曾经有忐忑、有庆幸、有笑容、有泪水、有离别、有伤痛……而如今一切全都化作沉甸甸的回忆。
警卫分队官兵快速部署至指定哨位,密切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北京治疗白癜风疼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lsyg/2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