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5月11日
网开一面
灭灵萨诺斯崎立于红骷髅的悬崖边,他是霍拉斯的一曲颂歌,是“死神践踏平民的茅屋,也践踏帝王的城堡”的一曲挽歌。铮铮的泪水淌过斑驳的脸庞,无声无息追随女儿的灵魂。烧红的苍穹海棠依旧,狰狞地审视灭灵的穷途末路,又不免浅尝“以灵魂换取灵魂”的超凡脱俗。
昨日的教诲永远停留在指尖的平衡,此刻的抉择便要付之于行动。用种族性命之篡夺换取宇宙生灵之和谐,英雄看不到对手独孤的征途,又企图暗杀刹那响指的乌托邦。谁愿意在背道而驰之中撕破传统的执念,去实现自我的价值,将那条“这位滑稽可笑的人想做些有益的、无损人类的、值得期望的好事”的马丁信语亲手粉碎。
胡同的蝈蝈装点孩童的嬉笑,斑驳的门墩喃道老舍的北京。老庙破门如今成为京城抓不住的古老符号,堂皇的城墙带走四合院的残墙断壁。巍峨的紫禁城守护燕京的肃穆,琳琅的王府井焕发现代大都市的容颜,北京跑入了国际的领域,却被北平声声唾弃。时代的发展落得世俗的冷眼,人们一边盘算与天安门的距离,又一边嘲笑北京的冲刺。多少眼眸能够擦拭褪色的视野,欣赏首都的庄严冠冕。
那是高卢人的慷慨接纳,那是巴黎人的吐故纳新。鸟瞰巴黎的圣母院居高临下注目路易十五修建的城墙——它包垣巴黎,又遭到巴黎的抱怨。然而谁也无法概定城墙的正确与错误,如同圣母院每道皱纹旁铺满了道道疤痕:时间盲目,人类愚蠢。回过头来,巴黎圣母院尖削密匝的外形,豪放不羁的姿态,抛弃了宽敞的圆形拱穹和纯朴的雄伟自然,却逃离了罗曼与哥特的束缚,留下了后人为其鬼斧神工的天才构思的赞叹。文艺在时代上的冲刷与自有的胆识缔造了世界骄傲的遗产,巍巍的教堂依旧推脱不下罗贝瑟纳利的美誉,“被古代异教徒大肆赞扬,令艾罗斯特拉图斯名垂青史”的狄安娜神庙仍要敬重这颗用灵魂换取的法国的瑰宝。
历史见证《东方之旅》的信条踏遍岁月的考验,超越因袭观念的世界性乃至宇宙性思想,去探索真理并与一切时代相合为一。它没有盘根错节的锐利之网,仅仅凭借道道破口环抱万物。它批判地思考着神学院的虚伪与正直,拉莫尔侯爵府的反抗与妥协,最终迎接斯丹达尔“跟随拿破仑的步伐跨越欧洲”的背道而驰的红黑幻想;它为保守主义盖上死亡的戳记,撕裂被沙文主义土壤覆盖的“爱国”概念的诡面,最终凝结出超现实的象征性文学《玻璃球游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倘若远近高低各有绝对的真理,又何必琢磨角度去“识庐山真面目”,留下黑塞那句“一个正确的、真正的真理必然容许被颠倒。凡是真实的事物,其反面也必然是真实的。”
灭灵用弹指一瞬抚平乌托邦的躁动,面对他的依旧是悬崖峭壁,但这次却温柔了时空的残酷。那些逝去的或未变的灵魂能否撕裂旧俗的观念网,去欣然拥抱用牺牲换来的创造性的新世界;那些化作尘土的红与黑,又能否听到生命赞歌的叩响。
灭灵流下了铮铮的泪水。
我看见西安的千娇百媚得到世人的盛赞,昔日的阿房宫和华清池不再是长安唯独的宠儿;我看见北平不再固执于“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安息的圆明园揣着雨果一句“时间的每一次浪潮,都在古建筑垒上自己的冲积层”,与纷繁的长安街相拥而泣。我看见时代的发展终于在网开一面之时绽放它独特的魅力和意义,我看见时代终究有了前进的缘由和礼赞。
灭灵松开了攥紧的拳头。
卡西莫多在掌声中敲响圣母院的圣钟,荒原的哈里在掌声中接受莫扎特的洗礼。与世界的过去相悖的芸芸众生,最终为历史的长河推起一座座浪潮之巅,奔腾,咆啸,在大气磅礴中撕扯陈网。十年之后,人们还顾今朝十里繁华之静美,亦叹前人网开一面之包容。傲慢与偏见的封闭思维,亦在时代长廊中缓缓倒下,此所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注:
[1]灭灵萨诺斯:漫威电影《复仇者联盟3》()反派角色Thanos,拥有远超地球科技的知识,通晓永恒之族的神之哲理。在电影中,萨诺斯为维持宇宙生灵的平衡展开杀戮。
[2]红骷髅:漫威电影《复仇者联盟3》()反派角色RedSkull。在电影中,红骷髅引导萨诺斯以牺牲最心爱的人的代价换取灵魂圣石,进而使萨诺斯达到集齐圣石摧毁宇宙的目的。
[3]霍拉斯:公元前65-公元前8年,即昆图斯·贺拉斯·弗拉库斯(QuintusHoratiusFlaccus),出生于意大利韦诺萨,罗马帝国奥古斯都统治时期著名的诗人、批评家、翻译家,古罗马文学“黄金时代”代表人物之一,与维吉尔、奥维德并称古罗马三大诗人,代表作有《诗艺》。他是“寓教于乐”理念提出者,在西方古代美学思想史上的影响仅次于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
[4]死神践踏平民的茅屋,也践踏帝王的城堡:语出霍拉斯《颂歌集》,后被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Cervantes)创作的人物堂吉诃德(DonQuijotedelaMancha)引用。
[5]女儿:指萨诺斯的养女卡魔拉(Gamora)。在红骷髅的注目下,萨诺斯将心爱的女儿扔下悬崖,以换取灵魂圣石。
[6]马丁信语:指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HermannHesse)于年写下的《给儿子马丁的信》,“这位滑稽可笑的人想做些有益的、无损人类的、值得期待的好事”即出自该信。
[7]高卢人:以法兰西民族为现代后裔代表、于古罗马时代居住在欧洲的人群。
[8]鸟瞰巴黎:借指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的作品《巴黎圣母院》()“巴黎鸟瞰”。
[9]路易十五:-,出生于凡尔赛宫,太阳王路易十四曾孙,勃艮第公爵之子,作为法国国王于至年间执政。路易十五无力改革法国君主制和他在欧洲的绥靖政策使他失去人民的支持,在死后成为法国最不得人心的国王之一。
[10]时间盲目,人类愚蠢:原文为拉丁语Tempusedax,homoedacior,巴黎圣母院的一句话,李万钧译。
[11]罗曼与哥特:指欧洲中世纪的罗曼式建筑(罗马式建筑,Romanesque)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哥特式建筑(Goth),两种建筑风格多被彼时城堡和教堂采用。
[12]罗贝瑟纳利:古希腊学者。
[13]艾罗斯特拉图斯:Erostrate,又译黑若斯达特斯,古代艾菲斯城居民,为了成为“历史名人”,于公元前年7月21日纵火烧毁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狄安娜神庙,此举被史学家泰奥彭波斯记录下来。后被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让·保罗·萨特(Jean-PaulSartre)写入同名作品。
[14]狄安娜神庙:即阿尔忒弥斯神庙(TempleofArtemis),《圣经》译作亚底米,属希腊神话阿尔忒弥斯女神的神庙,位于土耳其塞尔丘克市中心,位列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长尺,宽尺,有根高60尺的大理石柱,后被艾罗斯特拉图斯焚毁。
[15]东方之旅: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于年创作的作品。《东方之旅》通过叙述者H.H.对精神盟会及其首领雷欧的回忆和追寻,展现了黑塞对自我探索以及个体与整体关系的思考。
[16]神学院:指法国作家斯丹达尔(Marie-HenriBeyle)于年创作的作品《红与黑》中的贝尚松神学院。作品主人公于连(Julien)迫于与德·雷纳夫人的关系进入神学院。
[17]拉莫尔侯爵府:指法国作家斯丹达尔(Marie-HenriBeyle)于年创作的作品《红与黑》中的拉莫尔侯爵府,宗教教派内讧的描述场景。
[18]斯丹达尔:原名马里·亨利·贝尔(Marie-HenriBeyle),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阿尔芒斯》、《红与黑》等。
[19]沙文主义: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产生于法国的资产阶级侵略性民族主义,因法国士兵沙文(NicolasChauvin)狂热用户拿破仑一世的侵略扩张政策,主张用暴力建立法兰西帝国而得名,Chauvin后在英语中意为“盲目的爱国主义”。
[20]玻璃球游戏: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HermannHesse)于年写下的人生最后一部长篇作品。《玻璃球游戏》用一系列象征和譬喻编织起一种哲学乌托邦设想,虚构出一个发生在二十世纪后未来世界的寓言。它融合了西方传统和东方思想,在两个完全不同的精神世界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
[2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22]黑塞:-,德国作家,诗人,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有《荒原狼》、《彼得·卡门青》、《彷徨少年时》、《玻璃球游戏》等。
[23]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中国汉代晨暮制度。
[24]雨果:-,19世纪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家,人道主义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笑面人》等。雨果曾在《给巴特勒上尉复信》中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劫,一个防火,可以说胜利是偷盗者的胜利,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
[25]卡西莫多:Quasimodo,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于年创作的作品《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巴黎圣母院敲钟人。出生后被父母遗弃在巴黎圣母院门前,被称为长相丑陋又聋的畸形的钟楼怪人,有着善良的心,是真善美的代表。
[26]荒原的哈里:HarryHaller,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于年创作的作品《荒原狼》中的主角。《荒原狼》通过对个人精神疾病的讲述,展示现代社会人性遭到分裂的恶果。哈里像一只荒原狼被无情追猎,被精神疾病折磨,陷入生命的绝境,最终从歌德、莫扎特等人的崇高思想中得到启发,摆脱绝望,在“魔剧场”结束生命。
[27]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语出唐代诗人、散文家杜牧《阿房宫赋》。
TheAvengers
滨崎悟空
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要花多少钱北京白癜风专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lsyg/2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