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

1963年周总理访问非洲10国珍贵影像


年前后的中国,正面临着空前严峻和复杂的国际形势。一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阵营持续摆出对抗姿态,坚持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政策。

另一方面,同属社会主义阵营、曾经关系亲密的苏联,也开始与中国频频交恶,互示强硬。

面对两个超级大国同时设置的重重壁垒,一幅崭新的外交蓝图开始在毛泽东与周恩来的心中酝酿着。为了应对危机、打破僵局,新中国领导人把视线投向了遥远的非洲。

上世纪50年代后期,昔日被称为“黑暗大陆”的非洲,迎来了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发展。年万隆会议时,非洲的独立国家还只有4个,而到了年底,非洲独立国家已经增至34个。中国虽然与其中的12个建立了外交关系,但由于美国、苏联等大国从中孤立,与非洲大陆国家交往并不多,这些国家对中国也缺乏了解。

随着非洲独立国家数量的增加,联合国里的非洲成员国也越来越多,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敏锐地察觉到,非洲的新兴独立国家已经作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或许此时的新中国,打破政治封锁、开拓外交局面的契机,就在遥远的非洲。

年12月14日~年2月29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陈毅等决定率中国代表团首次访问非洲大陆。周恩来一行先后访问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加纳、马里、几内亚、苏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

访问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年12月14日中午,周恩来总理与陈毅副总理一行抵达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并于15日下午和17日下午与纳赛尔总统进行了两次会谈。

在访问埃及期间,周恩来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十项原则提出了中国政府同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相互关系的五项原则。这些原则的提出,是中国在外交上的创举。

19日下午5时半至10时,周恩来总理与纳赛尔总统举行了第三次会谈。周总理着重谈了台湾问题。他说,年下半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曾经宣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蒋介石同中国大陆之间打的是内战,美国不加干涉。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乘机用海军舰队占领了台湾,把台湾变成它的保护地。这说明,在美国参加朝鲜战争后,占领台湾是美国的一个预谋。朝鲜停战后,美国第七舰队一直留在台湾海峡不走,霸占着台湾。美国在靠近新中国的地方,制造台湾海峡、南朝鲜和印度支那三个紧张地区,实行反华。年下半年,美国还组织东南亚条约组织国家包围和对付中国,对中国形成半月形的包围圈。此外,两国领导人还就国际形势和东南亚形势以及中、阿关系问题交换了意见。

周恩来和纳赛尔总统

访问阿尔及利亚

12月21日,中国政府代表团离开开罗飞往阿尔及利亚,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首都阿尔及尔从机场到人民宫的20公里长的道路两旁,30万群众夹道热烈欢迎中国客人,整个城市回荡着响亮的欢呼声和阿尔及利亚妇女以传统方式欢迎贵宾的“哟—哟一哟……”的欢呼声。

22日、23日、24日下午和26日上午,周恩来总理和阿尔及利亚总统本贝拉举行了四次会谈。

前两次会谈中,本贝拉总统详细叙述了阿尔及利亚革命发展过程,着重谈了阿尔及利亚独立后的形势和政策。

第三次会谈中,周恩来总理高度评价了阿尔及利亚民族独立革命战争胜利的意义,称它“是继中国和古巴革命后,60年代的伟大事件,也可以说是奇迹”。最后一次会谈中,周总理介绍了我国国内形势,然后谈了中美关系、中印关系以及不结盟和亚非国家会议问题。最后谈到中阿两国关系,周总理指出两国关系的发展存在的几个问题。

访问摩洛哥

年12月7日,周恩来专机抵达摩洛哥首都拉巴特机场,受到热烈欢迎。按照摩洛哥的惯例,不管来访的是国王还是总统,一律不去机场迎接,只在王宫门口迎接。这次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在惯例基础上做了一个变通,即在周恩来下榻的和平宫门口迎接,把客人引进门再回宫,这是其他外国领导人来时从来没有的待遇。

28日上、下午,周恩来与哈桑二世国王连续举行了会谈,双方就二次亚非会议、二次不结盟会议、中摩两国关系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12月29日上午,周恩来总理前往王宫向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告别。国王向周总理赠送了一把宝剑,宝剑的剑鞘镶有闪闪发光的宝石。哈桑二世告诉周总理说,这把宝剑曾经在过去困难的时刻帮助过我们。哈桑二世还向陈毅副总理赠送了一把短剑。

访问突尼斯

此行,中国代表团并没有安排对突尼斯的访问,两国也并没有建交。从阿尔巴尼亚到加纳多公里,途中必须在突尼斯停留为飞机加油,因此中方向突尼斯发函,请求停机加油。突方同意了中国方面的请求,并希望中国代表团能将“停机加油”升级为正式访问。周恩来经请示中央同意后,开始了对突尼斯两天的访问。年1月9日,代表团飞抵突尼斯。

总统布尔吉巴在欢迎宴会上,提出了一个“任何国家领导因礼貌关系而不会提出的问题”。他说:“你们自知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却对第三世界的印度采用武力解决边境问题,侵占印度领土。另外莫斯科三国条约使要求和平的人民产生了小小希望,而中国竟然反对。”宴会气氛骤然紧张,周恩来却表现得泰然自若,他说:“诚如阁下所言,我们两国并不是在所有问题上都观点一致,但我们这次访非是为了寻求友谊与合作,我们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愿意和突尼斯发展友好关系。”

此后的会谈中,周恩来不断阐述中国的外交立场,最终打动了布尔吉巴。两国关系获得突破性进展,中国和突尼斯的《联合公报》正式宣布:“两国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这是访问非洲的一个意外而重大的收获。

中国和突尼斯建立外交关系

此次意外访问中,突尼斯总统布尔吉巴向周恩来赠送了一件铜镀金雕花盘,盘心花团锦簇,四周盘面由缠枝花叶构成,周围所錾阿拉伯文字意为:“信心是自由者的纽带”。

访问加纳

加纳本来是周恩来访问非洲的第一站,但就在年1月2日,加纳发生刺杀恩格鲁玛总统事件,他的卫士长受重伤不治身亡,国内形势十分紧张。流亡在非洲周边国家的加纳反对派人士反对周恩来访问加纳。

恩格鲁玛猜测周恩来不会如约来访,因为在他前一次遇刺时,印度总理尼赫鲁得知情况后,就取消了原定访问。但周恩来坚持按原计划访问加纳,他说:“我们不能因为人家遇到了暂时困难就取消访问,这是对人家不尊重、不支持。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还是要去,才表现出我们的真诚,患难见真情。”依据周恩来的意思,中方主动要求加方免去一切欢迎礼节。总理让黄镇副外长先到加纳了解情况,代表总理向恩格鲁玛总统表示慰问,传达:不要他出城堡,机场不要去接,其它的活动一切就在城堡里面。”

年1月11日上午,中国代表团抵达恩格鲁玛办公和居住的奥尔苏城堡,这里的气氛异常紧张,各处都戒备森严,总统卫队只允许陪同的加纳官员进入城堡,中国代表团的大部分随行人员被留在门外。

恩格鲁玛一见到周恩来就高兴地热烈拥抱:“欢迎您,很感谢您能来。”人们惊奇地发现,恩格鲁玛身上穿的竟是一套中山装。这套中山装是年8月,他访华时周恩来指示为其定做的礼物,恩格鲁玛特意穿上,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欢迎。他还把自己漂亮的埃及籍夫人介绍给周恩来认识,在加纳,只有自家人才能见到家中妻子的容貌。

周恩来到加纳时,还带来了一封毛泽东的慰问信。原来,遇刺事件发生时,刘少奇从北京给恩格鲁玛发了慰问电,恩格鲁玛很感谢,但是他提出来,希望毛主席也能给他发慰问电,理由是毛主席发了以后,影响会更大,不仅仅是局限在加纳,在全非洲也是对他很大的支持。周恩来带来的这封信,第二天就发表在加纳当地报纸头版的重要位置上。

访问双方进行了三次公开会谈和两次单独会谈,1月15日,周恩来在最后一次会谈中,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著名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这八项原则在周恩来之后的访问中又多次强调,成为中国援助非洲的最重要政策之一。

访问马里

1月16日,中国政府代表团前往马里共和国访问,马里首都巴马科市民几乎倾城出动欢迎周恩来总理,从机场到总统府长约10公里的大路两旁,簇拥着密密层层的身穿节日盛装的人群。

当周恩来在凯塔总统陪同下乘车前往总统府时,整个城市被雷鸣般的欢呼声所震动。人们高呼:“中国万岁!”“中国——马里友谊万岁!”“欢迎周恩来!”所有的青年男女们,都随着节奏强烈的马里鼓的鼓声,兴高采烈地跳起民族舞蹈。每隔20来步就有一个小型乐队,用各种马里乐器奏出动人的乐曲欢迎中国客人。

1月18日至20日,周恩来总理和凯塔总统共进行了6次会谈。

在前三次会谈中,凯塔总统详细介绍了非洲的情况,特别是西非国家的情况,马里对内对外政策以及马里的党、政、军和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情况。

访问马里

在后三次会谈中,周恩来向凯塔介绍了我国革命的两个阶段——民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我国对外政策等。周恩来对马里奉行反帝反殖的不结盟政策和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表示钦佩,并说相信马里人民一定会克服困难,走上他们期望的进步道路。事后,凯塔总统激动地对马新闻国务秘书戈洛果说:“像周总理那样坦率地与我们谈社会主义问题的人是我接触过的政府首脑中唯一的一位。”

访问几内亚

1月21日,中国政府代表团离开马里飞往几内亚。当周恩来总理在塞古.杜尔总统亲自陪同下从首都科纳克里到达拉贝市访问时,受到20万人——5倍于这个城市人口的热情欢迎。

这天欢迎中国贵宾的群众,除本市居民外,大部分是从几内亚中部的其他城市和村庄来的,有许多人甚至在两三天以前就从公里以外的地方来到这里。

中国客人走到哪里,那里夹道的人群就形成欢迎贵宾的人海,有的甚至站在树上和屋顶上,向中国客人们挥手致意。到处是“塔姆塔姆”鼓声、木琴和可拉笛的演奏声。几内亚人民能歌善舞,乐声一响,人们就自然而然地跟着音乐的节奏跳起各种各样的民间舞蹈。

感谢您,毛主席

感谢您对我们真诚无私的援助

是您,派来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专家

是您,今天又派来了这样重要的中国代表团来访问我们的国家……

这是几内亚富拉族艺术家们为欢迎周恩来总理访问几内亚而写的一首歌,当这支歌由4位女歌唱家于1月24日在拉贝城举行的晚会上演唱时,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和塞古.杜尔总统热烈鼓掌。出席这次晚会的一千名观众也发出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在两国领导人的会谈中,杜尔总统全面介绍了几内亚的国内情况和非洲政策。周恩来赞扬了几内亚在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和民族民主斗争中所起的作用,并详细介绍了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着重说明“如何使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结合,不遵守这个原则,革命就要失败”。

访问苏丹

1月27日,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苏丹首都喀土穆,并作短暂停留。其间,周恩来与苏丹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主席阿布德举行了会谈。两国领导人就两国关系和国际局势等间题交换了看法。

访问埃塞俄比亚

1月30日,周恩来总理应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的邀请对埃塞俄比亚进行友好访问。当时中国和埃塞俄比亚没有建交,而美国却在埃有巨大的影响。

年埃美即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和一系列军事协定,美国给埃塞俄比亚以大量“军援”,埃方平均每年输进的武器弹药价值万美元以上,相当于美国每年向非洲提供“军援”总量的一半。

埃塞俄比亚海尔·塞拉西皇帝

美国获悉埃塞俄比亚邀请中国总理访埃时,曾竭力加以阻挠,后来埃方还是坚持邀请,美国则施加压力不让塞拉西皇帝在埃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接待周总理。埃塞俄比亚迫于美国的压力,把接待和会谈地点安排在远离首都的阿斯马拉。

这本来是很不礼貌的举动,但周恩来体谅对方的难处,欣然前往。海尔·塞拉西很受感动,他亲自安排周恩来住处,由原来的别墅改为阿斯马拉皇宫,并陪同到古城阿克苏姆参观,破例组织了群众欢迎。

埃塞俄比亚和中国建交

会谈时,海尔·塞拉西一再希望同中国建交,但很担心西方国家断绝对埃塞俄比亚的援助。埃方最后表示,愿意逐步加强同中国的关系,最终“使两国关系正常化”。周恩来表示中方理解埃方的困难,可以等待。年11月,就在中美建交前三个月,两国最终正式建交,八十岁的海尔·塞拉西首次访问中国。

访问索马里

2月1日,周恩来抵达了他非洲之行的最后一站——索马里。2月2日、3日上午,周恩来与舍马克总理举行了会谈。

第一次会谈中,周恩来畅谈了访问非洲的观感:“到非洲以后,我们感到非洲觉醒了,站起来了,当然还有一部分国家未独立,正在为独立而奋斗,毫无疑问整个非洲大陆各国一定会独立,不管时间长短,最后都会取得胜利的。”

在第二次会谈中,两国总理就广泛的国际问题包括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问题、增加亚非国家在联合国主要机构中代表席位问题、部分核禁试条约问题、中美关系问题、中印关系问题、不结盟国家会议问题等交换了意见,并就两国经济合作深入进行了探讨。

至此,周恩来的非洲十国之行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毛泽东、朱德亲自到机场迎接周恩来一行。

周总理当年在对外活动中高度重视同非洲国家领导人建立和发展真挚友谊,而非洲老一代领导人也同样非常敬重周恩来总理,把他誉为“属于世界性的中国伟人”(尼雷尔),“载入史册的第一流政治家”(萨达特),“以献身精神和杰出才智为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服务”(布迈丁),“忠于民族独立与和平理想的典范”(桑戈尔)。他们深情地说,伟人周恩来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中,永远是后辈学习的榜样。

这次访问对增强中国同亚非国家人民的团结与合作,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声望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年10月25日晚9点47分,联合国大会会场的电子计票显示屏上,打出了59、55和15三个数字。整个大厅瞬间沸腾起来。第二天,全世界几乎所有媒体都在争相报道这样一条新闻:“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几内亚投了赞成票!

在这次投票中,中国获得76票的绝对多数票,其中有25票是由非洲国家投出。毛泽东后来对此评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怎么算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lsyg/461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