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

亲述马里维和印记


白癜风中药药方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39656.html

文/张振华

年5月16日,我随中国第6批赴马里维和部队执行维和任务。

作为维和部队的一员,自5月份进驻马里以来,我们经过了烈日高温的锤炼,亲历了沙尘暴的震撼,体验了暴雨的酣畅淋漓,接受了无数次的避险演练,更感受到了马里多发频发的暴乱、袭击带来的惶恐不安。

维和友军车队遭袭后资料图

作为中国维和工兵,我除了负责工程装备修理以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油料员。

就是主要负责分队战备油料运输保管任务,每天负责给车辆和电站加油,及时向联合国驻马里民事机构油料部每日汇报消耗量。

在维和任务区,只有发电机正常运转,电脑、电灯、手机、空调、监控甚至于厨房设施才能得到保障。

假如缺少油的供应,值班、备战等都会带来影响。

因此,每周去加奥机场拉油成了我和保障中队长的例行公事。

在马里,能走出超营大门到外面执勤机会难得,而我这油罐车司机却有着这份“殊荣”。

执勤路上高度戒备

子弹无眼,枪炮无情。在战乱国家维和执勤,危险无处不在。

说是拉油,可不像在国内宽阔的柏油路上开车兜风那么自在。

出发前,我跟队长需要全副武装,领枪、检查弹夹、荷枪实弹,防弹衣、头盔等加起来,每个人身上需要负重十几斤。

中国蓝盔武装巡逻车队

两辆步战车一前一后护送油罐车,笨重的防弹衣紧贴身上,给我们驾驶车辆也带来了难度。

高温炙烤的车内蒸笼一般,每次来回都是汗流浃背。

去往加奥机场的这段路坑坑洼洼,既要时刻警惕恐怖分子的突然袭击,又要留心路上是否有简易爆炸物,或者地雷。

眼睛要紧盯前面步战车的车辙印,方向盘不得扭捏半分。

到了机场油库,我们还要经历层层安检,才能顺利加油。

维和友军车队遭袭资料图

还记得那一年的7月1日,法国-马里联合巡逻队军队在马里共和国东北部城市加奥地区遭遇汽车炸弹袭击,两辆法军的VBCI步兵战车被摧毁,至少两名平民在炸弹袭击中丧生,另有多名法国士兵受伤。

第二天,我们去执行拉油任务,心里高度紧张,通往机场重要路段,到处是马里政府军的巡逻车,形势异常严峻。

路上车辆明显比以往少的多,拉着10吨油返回车队明显比以往开的快。

超营通往机场这段路情况复杂,出发前法语翻译刘主任特意交代我,走中不走边,走硬不走软,跟进步战车压着前车车辄印走。

那天拉油经历了一路的惊心动魄。

每次去拉油,都能在机场十字路口遇见在灯杆底下赤脚玩耍的孩子,他们衣衫褴褛,骨瘦如柴。

每次见到飘着五星红旗的中国维和部队武装巡逻车队,他们都会大声喊着——

“hello”“china”!

欢呼着奔跑过来。他们跟中国的儿童一样拥有灿烂的笑容,可是他们没有整洁的校服和像样的书包。

每次看见他们,我内心都无比感慨:也许此刻,中国的孩子们正在绿茵场上快乐奔跑,正在敞亮的教室里读书写字……

作者与联合国雇员合影留念

走出国门倍感祖国强大,历经战火深知和平宝贵。

在马里,我们懂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和平与幸福。

作为中国维和军人,我们感恩祖国的强大,为祖国而骄傲。

作为维和军人,我们懂得,维护世界和平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回国整一年,我也已脱下军装到地方,变的是身份与岗位,不变的是努力和追求。

无论身处何地,我都将继续弘扬红色基因和光荣传统,永葆军人本色,为曾经蓝盔的记忆,接续新的征程。

编辑完这位维和老兵的亲述

时间已是深夜

透过窗口抬头仰望夜空

一个又一个星星闪闪发光

犹如一双又一双眼睛亮晶晶

老兵班长

不论走到哪里

你们都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致敬,中国蓝盔

绿洲哨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lsyg/628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