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新朋友,点击蓝字,一起游戏吧
从3月5号开始到14号,任天堂开始了春季特卖活动。虽然海报有种把你学设计师的朋友气到脑中风的感觉,但是我们还是很高兴看到诸如《超级马里奥奥德赛》《ARMS》和《异度神剑2》这些任天堂第一方大作都赫然在目。
尤其是《异度神剑2》这款作品,堪称二手市场硬通货,常年下来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买来玩了半年卖掉的事情时有发生。正当好多玩家高兴了一小会儿心想总算可以捡漏的时候,一看打折力度……
就这?最低折扣只有7折?是不是太抠门了点?
好吧,或许任天堂玩家们早就习惯了,毕竟任天堂抠门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毕竟当隔壁索尼把发售不到1年并且卖60美刀高价的《FF7重制版》都拿来白送的时候,任天堂会员能免费玩到二三十年前的FC模拟器就已经感动到痛哭流涕了。
那么,在习惯之余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相比其他厂商动辄打骨折的打折力度,任天堂总是这么抠门呢?今天一机菌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卡带成本高,打折就是赔本
其实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能解释为什么任天堂游戏的不怎么打折。
因为任天堂卡带的成本本来就高,和现代早就成熟的蓝光游戏光碟不同,switch所用的卡带是用特殊工艺制成的。两者的成本差距是天差地别的,一个32GB的卡带成本甚至比50G的蓝光光碟还高出60%。
Switch为了方便,将游戏卡带做得特别小,又为了防止儿童误食,在卡带背面涂上了一种名为苯甲地那铵的无毒苦味剂,它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苦的一种化学物质(想尝试的读者可以试一试),进一步拔高了成本。
实体版卡带像数字版那样以一两折的骨折价卖出去,可能售价还不如卡带成本高,那真的是卖一份亏一份。当然看到这里也许部分读者朋友们发出疑问了:卡带成本高跟我买下载版跟有什么关系?
玩家觉得没关系,但是零售商可觉得大有关系。如果任天堂在eshop上大力度打折自己的下载版游戏,那么零售商甚至可能直接不进你的货。到时候的挤压的存货苦果可是只有任天堂自己吃了。
早在年,时任任天堂社长的岩田聪就曾解释过,为什么任天堂销售的数字游戏并不比它们在同款实体卡带游戏便宜的原因:
我们认为,既然内容是一样的,无论是实体卡带还是数字版游戏,我们应该以相同价格来制定。这种平等的定价策略,可以确保数字游戏相较于实体卡带不会出现贬值的情况。
你要相信岩田聪的说法,那自然是“为信仰充值”,但是这都年了,为什么任天堂还这么致力于发行实体版游戏,下载版不仅能省去等快递的烦恼,还不用换卡带,摒弃实体版之后打折力度大了不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吗?
这或许要归结到日本人的收藏控属性上了,光是看着自己的收藏整整齐齐摆在书架上就已经极大满足了自己的收藏欲(这部分情怀不少国内玩家应该也有)。加上日本有专门的公司负责“查定和回收玩家游戏”这样成熟的二手游戏买卖体系。实体版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也还是无法被下载版取代的。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为了满足部分玩家的收藏癖,任天堂甚至推出了只卖包装盒的版本,盒子里没有游戏只装了一张下载码。本来买下载版就是为了快速玩到不占地方,日本人的收藏控属性已经进化到如此本末倒置的地步,实在是不知道作何评价。
不打折也卖得出去,为什么要打折?
看到这个小标题不少玩家可能已经开始生气了,任天堂抠门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他早就知道,即使任天堂第一方游戏不打折,你们该买的还是会买的。
换个更容易理解的例子吧,如果某一位玩家现在想玩《生化危机4》,那么他会怎选呢,打开搜索引擎一看,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生化危机4》共登陆了NGC、PS2、PC(两次)、Wii、iOS、Android、Zeebo、PS3、Xbox、PS4、XboxOne、Switch这12个平台。
当年生化危机的制作人三上真司还扬言要是NGC独占的4代移植他就砍头,这么一算他已经砍了12次了。这种全平台发售的游戏,游戏平台要怎么拉拢玩家去自己的平台消费呢?G胖的steam平台显然深谙其道,那就是打一个令你无法拒绝的折,让你乖乖把钱包打开。
但是相反的,如果一个玩家要玩《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呢?他找来找去,全世界只有任天堂平台在卖。不像《生化危机》那样可以登录无数平台,想要玩任天堂第一方游戏,对不起,你只能买任天堂的主机。
那么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在第一方游戏处于垄断地位,完全由自己独占的情况,任天堂不需要通过打折和降价吸引用户在众多平台里选择。你说气不气,气,但你说服不服,服。
任天堂的游戏一直有别于其他平台,这也导致了粉丝对任天堂旗下的作品不仅有情怀加成,也有“品牌忠诚”。任天堂的第二方厂商想必gamefreak也是深谙此道,很多玩家应该已经被前几天GF发布的外包版《宝可梦珍珠钻石》复刻气得脑溢血了。但是不少忠诚的宝可梦玩家还是留下了那句话:骂完记得买。
相比索尼PSN会员动不动就送第一方第三方大作,任天堂第一方游戏即使过了很长的时间也不可能打出巨大的折扣,归根打底,是他们有这个自信,想玩那些游戏的消费者总会选择任天堂。
“如果switch上只有一款《旷野之息》可以玩,那这台机器也买的不亏了。”如果说PS用户大部分是冲着买主机送游戏去的,任天堂玩家甚至觉得只要能玩到自己喜欢的游戏,游戏机本身就像是附送的了。所以直到发售4年后《旷野之息》的价格一直很坚挺。
一个游戏配卖60刀?任天堂觉得他们配
前段时间一机菌在B站发过一个视频:拉一下分辨率的冷饭就敢卖60刀?塞尔达传说:天空之剑HD真的值得买吗?
其中就说到了任天堂游戏定价偏高的问题,哪怕是HD重制版也以3A大作的价格售卖。除了上文说到的卡带成本和玩家别无所选的原因以外,最至关重要的原因是任天堂觉得自己配,自己的游戏就该卖这么贵。
这要从任天堂前社长岩田聪的商业哲学说起了,在当时充斥着空有好看的“皮囊”毫无游戏性的低品质手游的年代,任天堂始终推行高价游戏的理念。“我们的游戏平台旨在展现高品质游戏的高价值,开发商花时间去打磨高品质游戏体验,从而给玩家带去高价值游戏。”
可以说,正因为贯彻这里理念,使得任天堂的游戏一直以来都与众不同,或者说只要在游戏封面上打上了任天堂的标签,那这款游戏就是质量的保证。你还记得上一次玩过的充斥着BUG的半成品任天堂游戏是什么时候吗?记不得,那就对了,因为他们的质量确实是业界一等一的高。
这样精益求精的理念,在岩田聪之后同样也延续到了之后的社长古川俊太郎身上。在财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的问答会上,有记者问道其他公司老游戏价格战略的问题,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对软件的价值非常的重视,对于重要的游戏,我们更多的努力让游戏能够保持现在的价值持续贩卖,而不是通过降低价格。”
古川还表示:像《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马力欧卡丁车8豪华版》和《超级马力欧奥德赛》这些游戏,也就是被称为“硬件驱动器”的游戏,很多情况下都会是购买新主机的用户会一同购买的游戏。所以即便是早期发售的游戏,也能够带领硬件的销售情况。比起价格,重要的是“游戏有多好玩”,“游戏的趣味用户是如何感受的”。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任天堂能从一百多年前一家小小的纸牌公司,发展成当代的游戏界巨头。这种看似顽固古板“匠人精神”其实也是他们不断追求游戏品质,不断精益求精的终极体现。他们的游戏,确实配卖这么贵。
趁着这次任天堂第一方游戏打折,多买点游戏吧,毕竟想等如此抠门的铁公鸡再打折,恐怕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lsyg/8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