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水循环海陆风


01知识点

1、水循环水循环主要有三个过程,各个循环的过程、方向分别为:

①陆地内循环:植物蒸腾+水面蒸发—陆地降水+下渗;

②海上内循环:海面蒸发—海面降水;

③海陆间循环:海面蒸发—水汽输送—陆地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水循环的意义可以总结为4个方面:

①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全球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

②促进了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的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

③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与生态;

④塑造着地表形态。

图1水循环的三个过程

2、海风、陆风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比热容不同),陆地升温快、降温快;海洋升温慢降温慢。因此,形成了“海陆风”:

①海风:白天,温度升高,陆地温度海洋温度,陆地近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同层海洋的水汽补充过来,形成“海风”;

②陆风:夜晚,温度降低,陆地温度海洋温度,陆地近地表的空气受冷下沉,近地表处的空气向海洋扩散,形成“陆风”。

图2海风、陆风示意图

02例题

4、地球上的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

B.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

C.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

D.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

答案:B

精讲精析:(1)分析洋流与信风的成因。①洋流主要分为三类:风海流(与风向有关)、密度流(与海水密度有关)、补偿流(与海水流动有关),均与大气降水无关,选项A错误;②信风存在于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之间,是由于两个气压带存在气压差,进而产生了信风,与海洋的水分蒸发没有直接关系,选项D错误。

(2)分析大气环流与赤潮。①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比热容不同(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即受到辐射后,近海面(近地表)的升温、降温幅度不同,进而产生了气压差,形成风(海陆风),影响大气环流,选项B正确;②赤潮,主要是由于沿海海域,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与臭氧没有直接关系,选项C错误。

03总结

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本节例题的难度较大,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解题思路为:①根据洋流的分类,判断洋流的形成是否与降水有关;②根据信风的成因,分析信风的形成是否与蒸发有关;③根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分析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海陆风);④根据赤潮的成因,分析赤潮的形成是否与臭氧有关。

世界的洋流,按照成因可以分为三类: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

①风海流:在盛行风的吹拂下,海水沿着一定的方向流动。世界上大多数的洋流,都属于风海流;

②补偿流:当某一个海域的表层海水被吹拂走后,其他海域的海水过来补充,或者深层的海水来补充,即为补偿流。例如秘鲁寒流、索马里寒流、日本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等(地中海深层海水,也为补偿流)。

③密度流:由于海水密度的不同(温度、盐度),海水从密度小的海域流向密度大的海域,例如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红海、波罗的海——大西洋。

图3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的洋流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lyjd/1271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