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俄军开始第二阶段战役以来。在顿巴斯北部的战局就相当无趣。俄军攻占了依久姆突出部,以此为依托向顿巴斯地区乌军大本营斯拉维扬斯克进攻。只不过,一方面顿巴斯地区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另一方面,现在乌克兰的天气正处于翻浆期,土地泥泞,坦克很容易陷进去,因此俄罗斯机械化部队无法展开,双方只能围绕公路进行争夺,这让乌克兰占尽了便宜。同时,在东边的北顿涅斯克城市群,也似乎打成了马里乌波尔的模样,战事胶着,战线稳固。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泽连斯基说的那样,要在这里跟俄罗斯耗十年。
但是,这次俄罗斯似乎并不怕战争长期化,也沉下心来了,不像第一阶段那样狂突猛进,而是稳扎稳打,用火力优势跟乌克兰硬耗。似乎也要跟乌克兰打持久战。这就造成了现在这种战线胶着的状态。连续多天都没什么大的改变。
不过,量变孕育着质变,双方都在为击溃对方做着相同的努力那就是打后勤。俄军整个态势是西守东攻,相应的乌军就是东守西攻。俄军在西部依久姆的补给状态是这样的,先把物资用火车运到库皮扬斯克,然后用公路运到依久姆,这中间有60公里,在第二阶段军事行动初期,南部乌军还突进30公里,威胁到了这条补给线上的重要节点博罗瓦亚。但是,这条补给线是一条河谷,两边地形易守难攻,乌军的进攻很快被遏制住,这条补给线一直存在到现在。可以说,只要乌军掐断这条补给线,依久姆俄军就不战自溃再也无法威胁斯拉维扬斯克。而东部乌军的补给线则是从第聂伯罗到波帕斯纳亚,再到北部的利西昌斯克和北顿涅斯克。如果俄罗斯能掐断这条补给线,前线乌军也要崩溃。可以说,现在顿巴斯地区的战争,就围绕着,双方谁能掐断对方补给线来展开的。
这其中的重要节点就是库皮扬斯克和波帕斯纳亚。近期,乌克兰从哈尔科夫方向向库皮扬斯克挺近,俄军放弃了一些难以防守的村子,退回了有利地形地带。从地图上看,似乎乌军进展颇为顺利,但在北顿涅茨河附近被挡住,难以寸进。而就在5月7日夜里,俄军方面传来好消息,卢甘斯克民兵和俄军一起打穿了乌军24旅防线,全面占领波帕斯纳亚。这成为顿巴斯战役的重要转折点。这里被乌克兰长期经营,修筑了大量工事。俄军能拿下这里也是非常不容易。但难啃的骨头啃完后,回报也是巨大的。拿下这里之后,俄军掐断了通往利西昌斯克和北顿涅斯克的铁路线。对北顿涅斯克城市群形成合围态势。这里的乌军不得不在失去补给的情况下两面受敌,态势极为悲观。这个包围圈内有乌军旅、顿巴斯营,17坦克旅等3万精兵。现在摆在乌军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趁包围圈还没合拢,全体突围,把经营了多年的北顿涅斯克让给俄军。要么就像马里乌波尔那样,被围困起来,慢慢吃掉。只是这里没有亚速钢铁厂那样能防核爆炸的坚固堡垒,俄军动用重型轰炸机和重炮轰击的话,乌军也很难挡得住。
而在顿巴斯地区乌军大本营斯拉维扬斯克,这里也不安全了。虽然依久姆方向没什么进展,但吸引了大量乌军在这里,让东部俄军可以从容拿下努比日内,还向东打到了红利曼周边。红利曼也是乌军在北顿涅茨河以北的一个重要后勤节点,北顿巴斯地区每年有15%的货运量要经过这里的火车站。现在,乌军已经基本要放弃这里了,他们自己炸毁了河上的几座大桥。红利曼的守军已经被放弃,能撑多久,就要看这里的士兵被纳粹思想洗脑有多深了。俄军甚至还拿下了斯拉维扬斯克东部要地卡拉春山,这里是当地最高点,俄军在山上架上重炮可以覆盖整个斯拉维扬斯克。
目前来看,顿巴斯战役正在向俄军有利的方向倾斜,只要俄军不犯大的错误,稳扎稳打,拿下顿巴斯地区是迟早的事。而现在随着俄罗斯挺过西方一轮制裁狂潮之后,国内经济反而越打越好了,这使得俄罗斯有底气把这场战争进行下去。反倒是欧洲,一方面要资助乌克兰,一方面还要花卢布买天然气,还要安置大量乌克兰难民。等于这场战争最大的输家其实是欧盟。如果战争继续拖延下去,恐怕欧洲的态势会出现较大的改变。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lyjd/12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