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和战场上的磅礴脉动
第79集团军赴马里维和部队
发挥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记事
●海洋侯伟安东海
数年前,西非大陆马里政变及其引发的恐怖活动,使马里人民饱受战火摧残,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面对灾难,有一群蓝盔勇士,牢记维和使命,用铮铮铁骨为马里人民带去帮助和希望。他们就是第79集团军赴马里维和工兵和警卫分队。
异国他乡千万里,信仰信念更坚定
“当我看到当地满目疮痍的城市,让我更加感恩党、感恩祖国,更能体会和谐稳定发展局面有多么可贵。”这是维和道桥中队中士高策在执行维和任务中的真切感受。前不久,高策面对鲜红的党旗高举右拳,庄严宣誓,火线入党。
来到维和任务区后,高策发现,每名官兵的日记扉页上都写着“走出国门,我代表中国”“岗位践行维和使命,矢志不渝看齐追随”这样的话语。
这也激励着高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一流标准完成好一流工程,时刻彰显中国军人的风采。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信仰之火永不熄灭。越是远离祖国,越需要思想武装。集团军维和部队及时跟踪国内主流媒体,搭建“中国红·和平蓝”
虽然距离祖国千山万水,官兵思想脉搏始终跟党同频共振。道桥中队下士王健飞在参加“打造蓝盔劲旅,助力强军伟业”讨论交流时,深有感触地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维和官兵,就是要在异域维和战场上坚定信仰信念,战胜风险挑战,续写蓝盔荣光。”
点多面广战线长,组织作用到一线
“报告值班室,分队从昂松戈至加奥大本营途中,车队正前方约10米处发生路边爆炸。”
“采取‘先搜索后行进’的方法,迅速通过危险地段!”
……
前不久,指导员杨东宇带队运送物资行至距离加奥36公里的公路上时突发险情,通过视频系统汇报情况后,临时党委第一时间发出指令,成功处置险情,车队安全抵达目的地。
任务期间,类似险情层出不穷,但每次面对错综复杂的紧张局势,临时党组织总能按照联合国相关规定,科学果断行动,有效应对、化险为夷。
越是情况危急,越需要组织把关定向。由于任务多样,维和部队数支分队坚守不同战位,官兵们分头履行职责,常态处于点多线长状态,尤其工兵分队,经常在任务区和超级营地之间奔波,其间必经险象环生的“死亡之路”,对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提出严峻挑战。
他们将所有党员干部骨干编入动态党小组,始终保证在外执行任务中3人以上有党员、7人以上有党小组,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党(团)日活动、党课和思想汇报等制度,确保组织作用发挥到一线、到人头、到末端。
堡垒拳头硬,战斗无不胜。一年任务期内,在临时党委坚强领导下,维和部队成功规避和处置可疑车辆冲撞、地雷伏袭和火箭弹射击等10余起恐怖袭击,顺利完成各项工程施工任务,机动往返千余次,实现安全零伤亡。
险象环生艰险多,战斗激情永不熄
马里,是联合国最危险的维和任务区。中国蓝盔精兵无惧无畏,用昂扬的战斗精神铸起坚不可摧的和平盾牌。
“我是,红色警戒,1号方案执行!”当地时间5月1日12时48分,维和部队突接情报,一伙不明身份和企图的武装分子乘坐皮卡车快速推进至加奥以北10公里处。
官兵们全员全装、荷枪实弹,迅速到达指定地域,对营区重点哨位展开警戒支援,狙击手快速占领制高点伪装观察敌情,大家严阵以待,连续三天三夜坚守战位。炎炎烈日下,官兵们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脸颊上豆粒大的汗珠落下瞬间蒸发,大家始终坚守在战位上。
淬炼思想刀锋,锻铸精神利刃。他们紧贴维和任务特点,把警卫执勤一线、工程施工现场作为战斗精神培育课堂,构设蓝盔点赞、先锋访谈、日记交流、微言讨论等互动载体,围绕“战场·战位·战味”常态组织使命任务专题教育,在官兵心灵深处燃起“危险就在身边、战斗就在眼前、生死就在瞬间”的血性豪情。
考验无处不在。马里夜晚看似宁静安逸,实际上隐藏着各种各样的毒虫。
当地硫酸虫腹腔中存有大量酸性物质,被叮咬后皮肤立即会产生大片水泡,用手一摸就会掉一块皮。虽然执勤环境恶劣,官兵依然没有怨言,始终保持着箭在弦上的冲锋姿态,处处展示出过硬的专业素质、昂扬的战斗作风。
您的一键分享,就是传播正能量!
来源
中国陆军(ID:army81cn)
作者
海洋侯伟安东海
刊期
期
本期编审:钱晓虎
值班编辑:韩 成 陈曦
责任编辑:赵林孟
赞赏
长按白癜风能治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lyjd/3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