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目录
01散文
张顺富:查干湖烤鱼
诸言:亦商亦文两相宜
梁冬梅:花之梦
普生:大熊猫
马永欢:老街的烟火味
余泽文:梦醒灵犀
曹正:回忆
戴大力:清晨爬山
匡博志:花儿盛开
于淑轩:童真如花纤尘不染
路志宽:乡村夏日
张红秋:摇晃的背影
02小说
郑开秀:旱鸭子救孩子
刘晓东:朝着黎明走
王忠生:喜来路
03古体诗词
周少卿:咏家乡美景
梅香芳尘:组诗三首
李向泽:诗词
康庆武:精准扶贫诗词二首
月明风清:组诗四首
04书画
刘凤山:国画六幅
修丹:书法作品五幅
郭洪日:书法作品五幅
吕大龙:书法篆刻作品六件
05现代诗
纪洪平:劳动节
张铭:妈妈回来了
叶淑华:在云端,写上您的名字
赵喜语:树叶
王凤立:我的乡愁,在亲情的阳光里眺望
罗镇:他乡行(外一首)
石艳:简单的幸福(外一首)
王永明:父亲节(外一首)
李子良:两个自我
王善学:松花湖随想(微诗四首)
陈凤海:故乡情
陈连军:夏日
姚亚英:比翼鸟
田海燕:特等奖(外一首)
支晓光:写给重逢
慕伟春:恩格贝,一场沙漠的约会
闫云峰:倾听(外一首)
吴亚芹:长春,我爱你
张国庆:初雪
路志宽:夏之诗(外二首)
吴柏芝:长白天池
06“老郭墨墨”杯获奖作品
一等奖作品:
王凤立:我在乡愁的泥香中打捞金色的阳光
代淑华:查干湖冬捕
二等奖作品:
康德华:记忆深处的味道
曹景常:五星红旗升起来
陈凤華:滚动中的见证
三等奖作品:
王琼:精准扶贫(小小说)
东方惠:每一朵浪花都是祖国
纪洪平:祖国啊,新时代的祖国
尚书华:秋阳朗照的日子
叶淑华:秋分,捧出节日那七彩的光芒
《东北作家》群干事名单
叶淑华张丽艳林百石王凤立
李汉甫于淑轩马永欢高传博
孙立燕支晓光
01
散文
查干湖烤鱼
作者张顺富
查干湖是纯天然弱碱性水,查干湖水养出的鱼,吃起来味鲜肉嫩,回味香浓。
查干湖鱼,适合多种方法烹饪。查干湖畔村民们依据生活需要,创造出多种做鱼的方法。
查干湖烤鱼,就是查干湖村民们发明的最原始吃鱼方法之一。
村民捕鱼时,为了尽早尝到鱼的鲜美味道,在湖畔边随意捡食一些柴草,把打出的鱼用柳条穿上,搭个架子,底上烧上火,在架子上烤鱼。新鲜鱼经过火烤,很快熟透,散发浓浓的鱼香味。村民们在湖边,一边等着鱼在湖里入网,一边吃着散发着诱人香味的烤鱼。在湖畔波光变幻,绿草青青环境中,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们在原始烤鱼基础上,提高了烤鱼的技术含量。现在查干湖烤鱼,用上了标准烤鱼工具。人们用厚铁皮做成长两米,宽20公分,高有25公分的长方形铁槽,铁槽上放有用细铁筋做的烤罩。用碳烧好碳火,待碳火烧红后,放上烤罩。烤鱼前把鱼刮净,用盐、五香粉、糖、酱油、醋、辣椒粉等佐料,把鱼喂上10多分钟,然后放到烤鱼槽罩上烤。每一、二分钟翻动一次,翻动前,根据顾客需求,用刷子再刷上不同的佐料。大约考上七八分钟,把鱼烤熟了,浓郁的鱼香味挥发开来,客人被香味所吸引各个垂涎欲滴。
烤鱼用大小适中的鱼,鱼大致有一根筷子左右长为好。这样的鱼,烤出来鱼身完整,品相好看。许多种鱼适合做烤鱼。如鲫鱼、鳜鱼、武昌鱼、鲤鱼、白膘子鱼等。大型鱼(胖头鱼)、圆形鱼、泥鳅鱼等,不大适宜做烤鱼。
去年,新疆来几位朋友,他们喜欢吃烤鱼。我们来到查干湖畔一家有名的烤鱼店,十多种活鱼,在烧烤店的鱼池里游动。看着这些活泼乱跳的鱼我们点了六道烤鱼:烤鲫鱼、烤鱖鱼、烤鳊鱼、烤白膘子鱼、烤武昌鱼、烤牙鱼。吃后,个个竖起大拇指,一致称赞。
烤鲫鱼,肉质细腻,香味扑鼻;
烤鱖鱼,鱼鲜松软。口感爽饴;
烤鳊鱼,鱼香突出,鱼肉浓郁;
烤武昌鱼,清新鲜美,如鱼似肉;
烤白鳔子鱼,味浓似果,皮脆肉绵;
烤牙鱼,入口即化,似饴如膏。
查干湖烤鱼,烤出了查干湖鱼丰美鱼肴的新高度。
在烤鱼店,我们正吃的正香,烧烤店老板张艳萍,来给新疆朋友们敬酒。席间告诉我们,去年,他带着本店烧烤工具和若干种查干湖鱼,进京给中国农博会表演,赢得一片好评。如今,全国各地朋友到查干湖来,都要吃上几次查干湖烤鱼。查干湖烤鱼,这一查干湖古老做鱼方法,经过改良升级,现在已成为查干湖鱼宴上,又一道受广大顾客欢迎的佳肴。查干湖烤鱼,鱼香袅袅,正香飘四方......
作者简介
张顺富,吉林省政府文史馆员,省作协第八届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亦商亦文两相宜
作者诸言
——说说“老郭墨墨”
由于工作关系,年下半年,我与“老郭墨墨”相识。老郭墨墨是其笔名,本人真名叫郭镇。
初识郭镇,并未引起我太多的注意,除了他有一个响亮的名牌企业身份,即“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区域总经理”,使我感到能在国内有影响的大型央企任职,并担任一方业务总负责人,其自身素质和条件应该不错。后与他几次接触交谈,得知郭镇毕业于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院。在我接触的从事教育技术装备的企业人士当中,学历或受教育程度各有不同,而毕业于省内部属高校的郭镇,无形中增加了我对他及所供职的企业几分重视和好感。
嗣后,随着他与我交往的增多,有两件事,让我对郭镇有了新的看法认识,或者说是“刮目相看”。一是在我到新单位主政前,同方公司与我单位有个陈年债权纠结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在我看来,此问题属历史遗留,解决起来很麻烦很棘手,曾尝试几种思路办法,都行不通,就劝他放弃努力,待以后时机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解决。但郭镇以对企业高度负责精神,前后数十次找我协商,寻求解决办法,其执着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也改变了我最初的想法。后来在我的上级主管领导大力支持帮助下,经过我和单位班子成员及相关同志共同努力,积聚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省软环境办就这件政府部门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典型事例,专门给我的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和我单位致表扬函。郭镇也受到同方公司总部的表彰和鼓励。通过此事,我总结出“责任、敬业、耐心”六个字送给郭镇,称他是一个称职优秀的企业经理人,这样的人能够带好一个团队和企业。尤其他做事踏实认真,有耐心有韧劲,不达目的不罢休,在困难问题面前,积极想办法,永不言弃。这是当今诸多从政从商或做其他事业的人们,都应具备的成功品格,应予提倡。此是我对郭镇第一个刮目相看之处。
随着我们交往的深入,郭镇又一方面的才华显露,再度使我对他另眼相看,也促使我们走向新的沟通交流平台,那就是其笔名“老郭墨墨”。它让我们成为走入对方精神世界的桥梁纽带,使我们成为十分默契的“神交与文友”。郭镇是位很低调谦卑务实之人。近些年来,他在做好同方企业工作同时,其业余爱好,即绘画和诗词写作,颇有建树和不凡成果。知晓他这方面特长,加之对其作品的欣赏,我对郭镇这方面的兴趣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lyjd/6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