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一点,这篇文章基本上从头到尾都是自己写的,本人才疏学浅,出现疏漏在所难免,如果大家拍,就请指出错误,我会虚心接受。这些年看到许多人揪住别人一点错误就开启骂人模式,这样的回复我不删,但我也不想再搭理,谢谢。我蛮喜欢泰坦尼克这艘船的,她的整个流线形外观在我看来是美爆了,而其悲剧的命运又足够讲成故事。今天,泰坦尼克沉没年了,在这里,我不说Jack和Rose的爱情,也不说电影,就说说我知道的这条船好了。泰坦尼克号是英国白星航运公司的一艘客轮,是奥林匹克级的二号船。当时白星航运公司一心想打败他们的竞争对手Cunard航运公司,后者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两艘客轮——毛里塔尼亚号和卢西塔尼亚号,那么,白星航运公司的对策是造更大更豪华的客轮压过对手。虽然一艘如泰坦尼克那样的巨轮上,三等舱乘客数量是最多的,但三等舱票价非常便宜,航运公司想从这些劳苦大众身上捞油水很困难,查了一下,泰坦尼克号的头等舱票价在年是3美元(相当于今日的美元),而一张三等舱的票价则是32美元(相当于今日的美元)。所以,把头等舱的老爷们伺候好才是航运公司赚钱的不二法门。而想到这个主意的白星航运公司的经理,就是BruceIsmay,在泰坦尼克号的电影里他出现了,要求泰坦尼克号首航上头版的那位爷,后来偷偷溜上救生艇的,就是他。Ismay和贝尔法斯特Harland-Wolff造船厂的老总WilliamPierre总共要造三艘这样的巨轮,其名字分别是Olympic(奥林匹克),Titanic(泰坦尼克)和Britannic(不列颠)。据说本来这三艘船都是以希腊神话命名,第三艘船要被命名为Gigantic(巨人),但是泰坦尼克的船难之后,第三艘船被命名成了不列颠,上帝保佑大不列颠嘛。一般而言,造船画图纸是很复杂的工作,而一幅图纸不太可能只造一艘船,所以就有了“级”这个概念。按照同一个图纸造的船被称为一个“级”的,比如奥林匹克,泰坦尼克这样,再比如二战时日本的武藏,大和。当然因为船是非常巨大昂贵的东西,所以一级船的数量也就是个位数,除了潜艇,驱逐舰这种小船,还有二战那会儿美国开外挂造的十几艘埃塞克斯级航母,以及开了外挂2.0版造的根本数不清的自由轮。反正,奥林匹克级造了3艘,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壮举了。一手绘制这样巨轮图纸的那个人是Andrews,在电影里以身殉船的工程师。去维基百科搜泰坦尼克,或者任何一艘大船的资料,会发现其下水日期早于完工日期。这是因为大船在建造时,上层建筑的安装要等到下水之后再进行。船下水是件大事,要有隆重典礼的——惯例是在船头咂碎一瓶香槟酒,然后船壳就滑向大海,此时锅炉,动力系统和内部舱室都基本完工,对于泰坦尼克,可能就是需要加桅杆,烟囱和一些细节,对于大和这样的战舰,下水后还要吊装炮塔,舰桥等等。
下水时的泰坦尼克,上层建筑还没有安装
电影刚开场那会儿,Rose看着泰坦尼克很不屑地说,这没什么了不起,比卢西塔尼亚大不了多少。作为比对,我把泰坦尼克号和卢西塔尼亚号的排水量放在这里。卢西塔尼亚号空载排水量吨,满载排水量吨,而泰坦尼克号的空载排水量吨,满载排水量吨。泰坦尼克比卢西塔尼亚重了将近一万吨。简单说说泰坦尼克号这样的排水量是什么概念。5万吨的话,放在30年后的二战时期,在所有参战舰艇中,比泰坦尼克号大的只有三艘,那就是日本排水量7万吨的武藏,大和还有信浓(德国战舰俾斯麦号排水量跟泰坦尼克号相伯仲,但是否超过有争议)。那会儿的舰队航母也就三万吨的样子。时至今日,美国的尼米兹航母是9万吨左右的排水量。在年前,5万吨的船是空前的奇迹,“最大的人造移动物体”,电影里这么说的。但再大的船,航海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在电影里出现的这个东西不知道诸位有印象没有。
车钟,英语是Telegraph,驾驶台和底舱联系的工具
这个是车钟,驾驶舱和底舱联系的工具,英文是Telegraph.一般而言,船的驾驶舱是在视野极好的上层甲板,而船长,大副等人也在这里,会根据看到的情况发布操舵和加速减速命令。操舵好说,舵轮就在驾驶台上,那么对于加速减速而言,船的动力装置在底舱,且噪音巨大,发布这样的命令就必须要靠图中的车钟了。电影里,船长命令泰坦尼克全速前进,大副把车钟拨到两舷全速的位置,这时候联动装置会在底舱的车钟上给出一个相应的命令,于是底舱就加大蒸汽压力,让船全速,与此同时把底舱的车钟也调到“两舷全速”的位置。在底舱车钟完成相应的调试之前,驾驶舱的那台车钟就会一直响铃,直到底舱和驾驶舱的车钟保持一致。在航海中,每次对车钟的操作,都要记入日志。这种东西现在还在用。车钟的几个档我也说不清,看一部动漫次元舰队,算是了解了,两舷静止,左舷微速,半速前进,全速前进,左舷微速,全速倒退;右舷微速,半速,全速前进,右舷微速,全速倒退;两舷微速,中速,全速前进;两舷微速,全速倒退,大概就这么几档,电影里泰坦尼克号撞冰山之前,大副把车钟设置的档是两舷全速倒退——FullAstern,然后底舱的人一片忙乱。看到冰山时,大副下的另一个命令是右满舵(Hardastarboard),但船是向左转的。这也很好理解,因为船在全速倒退,此时的向前只是凭借惯性了。泰坦尼克号看到冰山时,冰山距离她不到米,她是以23节全速航行,也就是40公里每小时,算一下留给她的时间连一分钟都不到。所以最后还是撞上了。
泰坦尼克撞冰山的场景,艺术画
电影里有几个操舵的命令,这就牵涉到航海中左右的问题。跟普通的左右是left,right不同,航海中,左舷是port,右舷是starboard,因此左满舵的命令是hardaport.另外,船头是stem,船尾是stern,泰坦尼克号大副下达全速倒车命令时,英语是fullastern,而泰坦尼克号遇险后,无线电员告诉船长一艘船Capacia号在全速赶来,航速17节,这对他们是全速了,英语原文是这样的——Sir,Capaciaismaking17knots,fullstemforthem.然后就说到航速的问题,泰坦尼克号的航速是23节,那艘赶来的救援船航速17节,这个“节”,也就是海里,是一个很不规整的单位。一海里等于1,米=1.公里。为什么有这么奇怪的单位笔者也不了然,后来看到一个算是比较信服的解释放在这里(俞天任:浩瀚的大洋是赌场)。在大海上其实是没有什么参照物帮助航行的,只能用六分仪测量太阳星辰来确定自己的经纬度。两个经度线之间可以划分成60分,而把这个分再60等分,刚好是1米。因此,知道船的速度,航向和经纬度,就可以算到达确定地点要多长时间。这在没有计算器的年代是很重要的。总之,泰坦尼克号那个23节的全速,换算大概也就每小时40公里。这对于船,在当时,是很快的了。在泰坦尼克号首航之前十几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面对航速极快的日本第一游击队的几艘巡洋舰,丁汝昌的北洋水师根本无力招架。当时,日本最好最快的巡洋舰吉野的航速也就23节。到了一战那会儿,23节的航速仍旧没什么大突破。一百年过去了,造船技术日新月异,但是大型船只的航速,也顶多30多节,极少超过40节的。可能大家觉得泰坦尼克是烧煤的很落后,现在核子动力船都有了,但核子动力的航母,烧重油的大和武藏,跟泰坦尼克动力系统有很大一部分是类似的。船是用螺旋桨驱动,而螺旋桨的轴是用蒸汽轮机驱动的,也就是把高温高压的水蒸气喷到涡轮叶片上,让涡轮叶片带动轴转动。具体的原理非常复杂,我也说不清楚,总之一句话是这样的——烧煤的,烧油的还有核动力,不同的只是把水烧开的方式而已,推动船的最后还是那个水蒸气。我不知道船的极限速度是否跟这个有关系,也试图算(匀速运动摩擦力等于推动力,再根据热机的卡诺循环),但缺乏一些数据,就只好作罢。到了二战那会儿,采用蒸汽轮机的大型船舶的航速就已经达到了30多节(比如翔鹤,瑞鹤),很难提高了。有用柴油机作动力的尝试,但似乎也没有把航速提高多少。采用蒸汽轮机的船只要带许多的淡水作为动力,比如大和号带的动力用淡水是吨左右,泰坦尼克号带了多少不详。在那个年代,泰坦尼克号被称为不沉之船是因为其采用了水密隔舱设计。这个不难理解,如果没有水密隔舱,船身破损就会全船进水沉没,有了水密隔舱,进水就只是局部现象,不至于造成灭顶之灾。我看的资料是泰坦尼克有13个水密隔舱,撞冰山破了5个,于是超重,就沉掉了。在设计时,任何船都会考虑储备浮力的概念,就是在满载排水量以上再额外承载多大载荷船还能浮着。泰坦尼克号的储备浮力大概也就是4个排水舱那么多,冰山不多不少,刚好划破了5个隔水舱。毕竟是民用船舶,泰坦尼克号的舱室划分还算是简陋的。作为对比,武藏号战列舰的隔水舱是多个。在年10月,其遭到了19颗鱼雷,17颗炸弹的打击,挣扎了半天才沉没,比泰坦尼克可结实多了。至于泰坦尼克号那种铆钉是不是劣质的且不讨论,反正撞破了5个隔水舱船就沉了。这次海难发生后,白星航运的奥林匹克号,还有正在建造的不列颠号相应做出了改进。救生艇数量增加不必说,其改造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水密隔舱向上延长到了B甲板的位置。我没看过泰坦尼克的设计图,但看这么张草图的话,给我感觉是泰坦尼克号的水密舱只是在水线以下有,船身较上面那里都是贯通的,所以水可以一个舱一个舱地漫过去。
描述泰坦尼克号沉没原因的草图
那部电影里对海难的描述很详尽,这里就不多说了,只说一句——泰坦尼克号的航海日志是一定要被带出来的,除非发生特殊情况,航海日志就算弃船也要带走,除非发生胡德那种5分钟沉没的悲剧。说句很没良心的话,泰坦尼克号运气算不错的了,沉船过程两个多小时,在这个过程中,船没有倾覆已属万幸。泰坦尼克号的处女航是这样的,自英国南安普顿起航,经停法国瑟堡和爱尔兰的昆西港,直航纽约。这个路上有名叫Browne的牧师拍了许多船上的照片,后来他在爱尔兰下船了,这些照片也就成了泰坦尼克最后的记忆。泰坦尼克号总共带了20艘救生船,船上总共人,算算就知道这无论如何都不够的。而泰坦尼克号的两艘姐妹船,奥林匹克号一直在海上服役,一战时被征用作为运兵船,战后继续干客船的行当,20世纪30年代退役被拆毁。不列颠号就惨了点,年下水后没多久一战就爆发了,这船就被医院船调往地中海那里,后来触雷沉没,场面极为惨烈,但只有30人死亡。本来要是没有战争,不列颠号会比泰坦尼克更豪华。最后说一句,20世纪是很有那么几艘船是号称不沉之船的,但其下场多半很惨,且有好几艘首航沉没,列举一下。永不沉没的皇家邮轮泰坦尼克号,于年4月15日凌晨撞冰山沉没于处女航中。不可能沉没的纳粹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于年5月28日被英国皇家海军击沉于大西洋,首航沉没。不沉的战舰——皇家海军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于年12月被日本飞机炸沉于马来外海,其时服役半年多一点。不可沉没的航母,日本海军第三舰队旗舰大凤号,于年6月19日被美国潜艇击沉于马里亚纳海战,首战沉没。世界上最大的战舰,永不沉没的武藏号,于年10月24日在锡布杨海被美国飞机炸沉。不可沉没的航母信浓号,于年11月在日本沿岸被美国潜艇击沉,首航沉没——信浓号作为最大航母的记录在60年代才被美国打破,但最短命航母的记录无人打破,才18天的服役生涯。日本海军最后的希望,不沉之舰大和号,于年4月7日被美国飞机击沉于九州以南海面——本来大和这次就没打算回来,自杀冲锋,带的单程燃料。我知道的大概就这么些——不沉之船长眠海底。
作者:瑞鹤?
***SeawayMarine全球船人都在看***
读后分享:
◎点右上角→发送朋友或朋友圈
快速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lyjd/6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