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站立的土地,便是今日中国的模样,你所担当,即国之辉煌。
——题记
五月的春光灿若霓裳,五月的花海流溢飘香,五月的故事感人肺腑,五月的情怀澎湃激昂。
年5月,在那个热烈欲喷的岁月里,在国家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为了驱散笼罩神州大地的阴云,为了祖国的独立和自由,一群青年怀着一颗强烈的爱国心,高举科学和民主的旗帜走上街头,以澎湃的激情和不屈的热血为中国独立疾呼,向黑暗的旧制度,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揭开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开创了中国历史变革的新纪元,为苦难人民的翻身解放开辟了一条胜利的道路。
在那场影响深远的爱国运动中,革命先驱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和成千上万有志青年的宝贵财富和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巨大力量。
身处新时代的我们青年一代是如此幸运,生在中国历史的高光一刻,我们不曾经历过列强的欺辱,荒年的绝望和文化的动荡;可我们又是如此身负重任,承载着历史的宏愿和民族的灼灼期许,接下这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将我们的每一腔热血都化作国家崛起的力量。为了家国梦想的早日实现,为了渴求已久的华夏绽放,作为新时代的答卷人,当怀丹心启航新的征程!
翻开历史的长卷,多少英雄为了这土地抛头颅洒热血,与日月同辉!为了这中华大地弃了家人故友,为了破碎山河捐了伟岸身躯。
浩浩长空,你是否还记得有那么一群年轻人,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永别,每一次落地都必须感谢上苍。他们立班超志,守苏武节,歌武穆词,作易水别,只为驱除鞑虏,一靖中原,在嫩芽般的年纪凋零在祖国云端。他们是华夏大地的守护神,是中华民族头顶的钢盔。他们就是对日空战中舍身殉职的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面对国破家亡,义无反顾投身空军,走进航空学校的大门,坐上一架架战鹰冲上云霄,哪怕敌强我弱,也无惧无畏,为了民族的未来,为了自己的理想……
每一个进校的年轻人,都会看到这样的校训:“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这不仅仅是飞行员们的行动准则,更是整个中华民族在日本侵略者逼近之时发出的怒吼。
“风云际会壮士飞,誓死报国不生还。”
正是这群年轻的生命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不躲闪不畏惧,
不顾家人牵挂,不念儿女情长,以己立志,以身许国,斩断自己的未来,用钢铁般的意志和身躯,冲破战争的黑暗,换来民族与后辈的未来。
六期学员阎海文在执行轰炸任务时不幸被炮弹击中,跳伞误入日军阵地,正当日本人将其团团围住时,这个在航校史上创下打地靶满分记录的小伙子,以随身手枪反击包围他的日军,并高喊“中国无被俘空军”,然后留下最后一颗子弹,自杀。
日军感佩他的壮烈,为他安葬立碑,写着“支那空军勇士之墓”,日本记者更是感叹“中国已非昔日之中国”。彼时,他只有21岁。
壮志凌云的英雄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人。就算在战火连天的岁月里,也依然在追求着常人的生活,追求着自己的爱情,为了自己的希望而战,在那个残酷血腥的年代,温存依旧。
身许家国汗青事,男儿有志长不归。
已将此身付国祚,难得深情酬红颜。
二期驱逐科学员刘粹刚,在火车上一见钟情许希麟,便下笔痴情,终于在其热烈追求下,两人心心相系,结为夫妻。死亡来的时候是一瞬间,爱情来的时候也是一瞬间,这位空中射击命中率高达九成的铁血男儿谈及妻子时满怀柔情,而柔情背后却是字字锥心的遗言,“假如我要是为国牺牲、投身成仁的话,那是尽了我的天职……我只希望您在人生的旅途中永远记着,遇着了我这么一个人。我的麟,我是永远爱你的。”两周后,刘粹刚在北上支援战斗中不幸殉职,这封家书也成了绝笔,彼时,他只有24岁。
电影《无问西东》中王力宏扮演的是一位清华学子奔赴战场的空军战士沈光耀,家境优渥,负甲为兵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只是为了保卫他所爱的人和国家。即使向母亲发誓“不负甲为兵”,但是国家动荡,战火连天,他还是下定决心,顺从自己的心意,选择投笔从戎,并最终战死沙场。
透过镜头看到的是航校三期学员沈崇诲,他出身名门,其父在北平政法界身居要职,早年清华大学毕业,有着优厚的工作,本是满腹经纶,前途无量的大好青年,却在国家危难时刻,脱下长袍换戎装,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考入中央航校。同日本作战时,因座机受损,无法顺利返回基地。此时他发现更多敌军目标,于是加速油门冲向日军军舰,在爆炸声中与敌人同归于尽。彼时,他只有26岁。
巍巍中华,漫漫长河,数不尽以纯白之心勇赴国难,忠骨埋于青山的国族菁英。他们的心智如蓝天般透彻单纯,他们的灵魂却深沉的令人费解。他们正直年轻、风华正茂,他们的责任担当,家国情怀,代代相传。
当我们的生活不再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我们的时代不再需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我们生在和平的时期,远离战争的硝烟,饥饿的痛苦。但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仍需把那些曾为我们肩负未来的英雄记在心中,要明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国家富强发展依然是我们肩上重任。愿做鸿鹄,不辞担当!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年6月18日凌晨45分,一颗年轻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参加抗震救灾的某部实习士官武文斌在执行抗震救灾任务时,以顽强的意志奋不顾身抢险救灾,不知疲倦忘我工作,最终牺牲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献出了年仅26岁的宝贵生命。用青春热血谱写了一首人民子弟兵践行宗旨、爱党爱民的英雄赞歌,用青春之光照亮了灾难降临的黑暗无情。这是新一代革命军人为了国与民的利益奋不顾身、身先士卒的铁军风采。
时间回到年6月,在“东方之星”沉船救援过程中,海军工程大学潜水队年仅24岁的潜水员官东,多次下潜,凭借高超的潜水技术,一连救出两名幸存者,在危急时刻,他让出自己的潜水器具,自己却险被急流冲走。官东舍己救人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更是革命军人毅然与坚决“不辱使命”的责任和担当。“人们夸你帅,不仅仅指的是面庞。”我想,这才是当之无愧的男神。
社会的浮华没能腐蚀你,经济的浪潮没能淹没你,你是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是国家安宁昌盛的守护战士,是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因为有你这样千千万万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强军兴军的步履必将更加坚实自信!
远离了刀光剑影,习惯了歌舞升平,身为共和国新生代军人,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和硝烟的考验,面对世界局势波谲云诡和我国错综复杂的周边环境,我们更要不断提高自身本领,牢记使命,担起国家大任,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因为这个世界并不安宁。
“司崇昶,你快撤,我是主哨!”
这是维和英雄申亮亮的最后一句话,年仅29岁的年华就这样定格在异国他乡。
马里当地时间5月31日10时50分,中国驻马里共和国维和部队遭遇恐怖袭击,当时正在2岗值勤的申亮亮忽然发现一辆不明车辆高速冲向营区,立即向作战值班室报告情况,并果断指挥战友司崇昶向目标开枪射击。这辆载有多公斤炸药的汽车瞬间爆炸,申亮亮奋力将司崇昶推离岗楼,自己不幸牺牲……在汽车侧翻时,他本可以选择撤离现场,但他用生命中的最后37秒,换回了部队其他人员的平安。
维和路上,他是“真的勇士”,三次请命维和,不管多危险,都对父母轻描淡写,最后时刻把生的可能留给了战友,在冲锋向前的道路上拼尽最后一滴热血,用生命捍卫中国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每个时代都有英雄,无论在什么时代,面对危险苦难时,讲牺牲奉献时,共和国军人总是冲锋在前,奋勇当先!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代,我们要有心系家国天下的情怀,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脚踏实地练就过硬本领,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将实现自身理想与国家梦想相融合,以“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的信心和“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壮志去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官兵,我们应当牢固树立能打仗、打胜仗的思想,以昂扬的斗志,肩负起历史的使命,立足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新理论新技能,精武强能、不断提高战斗本领,时刻保持百分百的拼劲儿,才能无愧“芳华”,不负时代。当祖国点名前行的时候,我们定将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请祖国放心!
风云激荡只争朝夕,乘风破浪且看我辈。
吾辈一人之力虽然微小,但是如若与千千万万个青年共同努力,必会有汩汩清流汇成泱泱长河,奔流到海,展望天下河清海晏!
作者简介
宋鑫宇,乙亥年生于天津。性豁达,擅言谈,好交友,乐助人。上孝父母,下悌幼弟。自幼好学,秀外慧中。谈其才,在市重点中学求知于书海;论其艺,随校健美操队争雄于异邦。
后携笔从戎,卫戍京畿。从军四载,任劳任怨。曾求学陆军勤务学院,不畏寒暑,精益求精。心有热火,温暖他人。见贤思齐,时常自省。自知诸多不足,故自强不息,常以此言自勉:你若明媚,迷彩将青春斑斓;你若勇毅,世界便岁月静好。
转载请注明“津卫前哨”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lyjd/6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