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马里 > 旅游景点 > 马里亚纳玄燕鸥十一五洋捉鳖
当前位置: 马里 > 旅游景点 > 马里亚纳玄燕鸥十一五洋捉鳖
峰哥这个事情是一个个案,其它的时间,梅姐很少去麻烦海爷,让海爷得以认真思考他的小型化。
卫星在天上飞,它的侦测宽度跟耗电量和飞行轨迹有很大的关系,海爷虽然不是做细节设计的,但是他的强项是找到合适的资源。
他让老关跟他北上,去四所走一趟,顺便回了一趟老家。四所的技术力量很强,尤其在星载天线方面,海爷和老关在那边收获颇丰。很快,一个新的设计就开始了。
由于卫星在太空中采用太阳能发电和蓄电,而发射的时候又受到体积和重量限制,因此其电力供应成为一个瓶颈。若要解决这个难题,则需要研究一个高效率低能耗的平台。
四所的专家中恰好有一位,也就是后来登月计划测控部分的主要负责人,也是回民。海爷过去,四所的领导请海爷吃饭,顺便也拉上了这位后来的负责人作陪。
结果饭桌上一聊,海爷有需求,人家有技术,一拍即合,这叫一个痛快。
半年以后一号发射成功,上面搭了一部验证机。上星,终于踢出去关键的一步。
所谓的窗户纸捅破了,后面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当时,咱们的战略中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岸的省长,都是喜欢哭的人,吃里扒外满世界的嚎,说沿海有多少枚导弹对着他。也不想想,都是自己家的东西,砸坏了算谁的,大陆又不是败家子,能舍得炸嘛。那些导弹说穿了,都是对着后面美帝和倭寇的基地的。
美帝的发展之本,就是要保证全球霸主地位,建立和维护他的规则和利益。为此,除了利用北约,在欧洲广布基地,还有两个重要的基地,一个位于印度洋查戈斯群岛的迭戈加西亚美军基地,另一个是位于马里亚纳群岛的关岛美军基地。
迪戈加西亚岛(DiegoGarcia)是查戈斯群岛的主岛,也是英属印度洋领地首府所在地,距离印度最南端公里。位处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国际水域,战略地位重要。
年葡萄牙人迪戈加西亚到达这里,宣布其为葡萄牙领地。年被英国占领,成为英属毛里求斯属地,年成为英属印度洋领地的一部分。年英美签订协议后,成为美国在印度洋最重要的海空军基地。
岛上有英美的联合军事基地,但主要是美军使用。由于军事原因,该岛无常驻居民,原住民被英政府驱逐。
近年来,毛里求斯主张英国无理由霸占查戈斯群岛,应让这些群岛移交给毛里求斯,或让这些岛上的原住民独立建国。并向海牙常设仲裁法院提出“查戈斯群岛仲裁案”。
仲裁庭在年3月18日作出仲裁,裁定英国不得拥有查戈斯群岛。
但英国没有放弃查戈斯群岛,美国也没依照仲裁结果,将军队撤出该岛或要求英国放弃查戈斯群岛。
看看英美怎么对待仲裁庭,这么不要脸,却又怎么有脸在南海问题说三道四……
迭戈加西亚的美军基地,是美军全球快速部署计划的重要支点。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均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美帝的B-52,B-1,B-2战略轰炸机,都是以迭戈加西亚为主要基地,去执行作战任务。此外,迭戈加西亚基地还承担了美军俄亥俄级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战备执勤和保养任务。
咱们跟迭戈加西亚的故事,以后有机会再讲。这一次的重点,是美军全球投送能力的另外一个重要支点,也就是关岛。
关岛位于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群岛,是马里亚纳群岛中最大也是最南端的一个岛,面积大概平方公里。
关岛是美国非合并建制属地,说白了,也就是殖民地。
关岛的原住民是查莫罗人,大概从年前就生活在那里。年,葡萄牙人麦哲伦登上关岛,后来从年开始,关岛接受西班牙殖民统治,并成为马尼拉邮船的重要经停站。
年美西战争以后,美帝从西班牙手里夺取了关岛,使关岛成为美帝的非自治领土。而其他的北马里亚纳群岛,则被出售给了德国,一战以后的年开始,北马里亚纳群岛被日本托管。
年12月7日,发生珍珠港事件数小时后,倭寇派出大规模部队攻击关岛,岛上约名美帝驻军向倭寇投降,关岛被倭寇占领。
直到年太平洋战争后期,美帝派出优势舰艇和空军对驻守关岛的倭寇进行打击,岛上倭寇人被干掉,只有人生还。由此,关岛被美帝解放。
在倭寇占据期间,关岛的土著居民查莫罗人遭受了跟咱们当年一样的苦难,屠杀、奴役、强暴成了家常便饭。
而由于北马里亚纳群岛是曾经的倭寇托管地,因此很多北马里亚纳群岛的查莫罗人成了倭寇的帮凶。
这段历史也使得关岛土著查莫罗人跟北马里亚纳群岛的查莫罗人之间产生巨大的隔阂,在年联合国举办的合并公投当中,南北马里亚纳合并的建议被关岛否决。
即使到了后来的年,美帝总统宣布接受北马里亚纳为美国属地,南北马里亚纳仍然是对立的两个主体。
目前,关岛的主要人口仍然是土著居民查莫罗人,还有大量的菲律宾人。当然,也有一部分白人,以及部分美国大兵的遗留作品。
关岛被美帝称为“不沉的航空母舰”,但是由于咱们的侦测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的大幅度提升,自年开始,美帝斥资亿美金,对关岛军事设施进行扩建,包括了核动力航母码头、导弹防御系统和演习场地,并且对机库、油库、弹药库、掩体等等进行加固,以防御弹道导弹攻击等等。
目前,关岛上的美军基地面积,约占全岛面积的30%。主要包括安德森空军基地、关岛海军基地、海军火药库、海军电脑通信中心等等。
安德森空军基地是美帝太平洋空军司令部驻地,也驻扎第36航空联队。拥有美军现役所有型号的轰炸机、现今战斗机和防御系统。
关岛海军基地是第七舰队的重要基地,也是全型号维护保养中心,包括了核潜艇、两栖作战指挥舰等常驻部队,也提供各型美帝舰艇的停泊、修养任务。
同时,关岛也承担美帝与倭寇和韩国部队的联合作战演习等任务,每年都有倭寇和韩国的部队上岛,进行作训活动。
关岛是美国的属地,进入关岛需要美国签证,有时候不是太方便。与关岛比较近的,也就是北马里亚纳群岛,属于自治领,签证相对容易。当然,现在跟咱们免签了,更加方便。
北马里亚纳的首府,位于塞班岛。
塞班岛是北马里亚纳群岛中最大的岛屿,位于关岛北方公里。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塞班所在的马里亚纳群岛被西班牙通知,岛上的原住民查莫罗人被西班牙殖民者强制迁移到关岛。
后来查莫罗人获准回归的时候,塞班已经有加罗林群岛人在此定居。
年美西战争之后,美国从西班牙手里得到了关岛,但是对其它岛屿没有兴趣。于是西班牙从东亚撤走之前,把塞班岛及除关岛外的其它马里亚纳群岛岛屿卖给了德国。
由此,除关岛外,其它的马里亚纳群岛岛屿被称为北马里亚纳群岛。
一战德国战败之后,国际联盟将北马里亚纳群岛交给日本托管。日本将塞班岛称为“彩帆岛”,开始发展糖业和渔业,并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
年开始,太平洋局势紧张,日本为了对南太平洋的扩张,在塞班构筑重型工事以及港口,并建设后勤保障补给基地。
至年,在塞班部署的倭寇达到三万人以上,并成为攻击关岛的主要力量。年,美帝海军陆战队从塞班岛南端登录,开启了三周血战的序幕,史称“塞班岛战役”。
都知道诺曼底登陆是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行动,而塞班岛战役则动用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舰队。
后来,在好莱坞大片《风语者》中,对塞班岛战役的残酷性做了描述。是役,守岛倭寇大概三万人全部战死,岛上大约两万两千名日本居民也随守军战死或者跳崖。
岛上唯一的水源地被倭寇投毒,因此至今,岛上的淡水仍然依靠海水淡化和外部补给。
二战之后,联合国授权成立太平洋岛屿托管地,由美国托管,其主要包括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和所罗门群岛,其首府就在塞班岛。
年,马里亚纳区居民建议,与关岛合并,希望成为美国属地,但是关岛居民痛恨塞班查莫罗人在二战时协助倭寇的行为,提议被否决。
年,托管地马里亚纳区与美帝单独谈判,成立北马里亚纳群岛邦,并与美帝签订盟约,年正式成为美国自治领土。
在托管时期和“盟约”时期,北马里亚纳拥有海关、出入境管理和最低工资自治权,输美产品可以免关税并标签“美国制造”,因此上世纪八十年代,成衣行业在塞班迅速发展。高峰期有大概一万多中国人在塞班工作。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塞班大力发展旅游业。一开始,其对象是日本人。这里面有历史关系,主要是倭寇遗族。后来由于成衣业衰退和日本旅游人数减少,塞班逐渐将目光对准了咱们和毛子。
前面讲过,SAR系统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实地确认校验。有了确实可信的基础数据,才能更好的进行数据解析和辨识。验证机恰好也扫到了塞班的一部分,于是海爷就安排对几个重要的地点进行考察。
其实水土不同,波相间的反射也有所不同。早在二战结束的时候,欧美就已经开始了相关的数据收集工作。
随便举例子,当年在南沙,美帝在运送国军去太平岛之前,曾经派驻了它自己的工兵和测绘部队上岛,用了大半年时间采集各种数据。
有些数据当时不一定用得上,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那些数据最终也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
美帝的锁眼,其六十年代的初期型号,很多地标确认工作,其实就是在二战后期或者冷战之前完成的。
近些年,新闻里面也多次播报,有国外人员在国内进行违法测绘活动,其实目的都是一个,就是标定和校验。这方面,其实大家也要提高警惕。
出国,可能算是我的日常工作了。那个时候手机上面还没有GPS,不过已经有了车载导航。也恰好当地一间旅游公司,购买了我们的民用产品,于是也就顺理成章的做了一次技术服务。
来接机的是一位当地的土著居民,叫做维克多。小伙子见了我就叮嘱,说塞班的太阳很厉害,要准备防晒霜。
其实在中东和非洲混久了,对塞班的太阳还是有所防备。塞班是旅游区,它的服务业相对还是发达一些。
维克多个子不高,皮肤黝黑黝黑的,看起来就感觉健康。他在旅游公司工作,主要客户其实是俄罗斯人。
咱们的旅行团一般会找中国人开的旅行社,就如同日本人喜欢找日本人开的旅行社,韩国人喜欢找韩国人开的旅行社一样。那个时候来塞班的基本都是团队旅游,像我这样的单独一个人过来的中国人还真的不多。
维克多他们公司购买的是防撞安全系统的一组部件,一会儿就搞定了。剩下的时间,就想让维克多带我出去转转。
但是维克多也很忙,毕竟我的身份是技术服务,不是旅行社的客户。不过维克多告诉我,可以租个车自己去转转,这倒是个好主意。
我过去的时候大概因为是夏天,并非旅游旺季。于是下午,维克多告诉我,可以用他们公司的车,这就更方便了。
在旅游地的机场,一般都有免费的地图。这也是一个习惯,就是到了机场就找一张当地的免费地图。我拿了那个地图大概看了一下,塞班的交通其实还是挺方便的,于是就绕着岛走了一大圈,看到了一些中文标识。
维克多曾经告诉我,当时在塞班的中国人大概有两万多,也有自己的社区。不过,按照习惯,我还是决定尝试一下当地的美食。
现在,去塞班旅游的国人非常多,美景美食,让人流连忘返。我去的时候那边还没有完全开发,整个就是一个热带岛屿的意思。塞班也是我第一次去执行非军营之外的任务,说老实话,也比较陌生。
好在客户是旅行社,住的地方和开的车子都比较容易解决,这也使得我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按照地图的标示,很快搞定了几个地方。
塞班岛保留了一部分当年塞班岛战役的遗迹,有山上被炸毁的倭寇的堡垒,也有玉碎崖。
玉碎崖这地方,据说是当年美军攻克塞班岛之后,倭寇最后抵抗的地方,有六千多名日本居民和塞班当地的居民,最后就是从那个断崖跳入海中。
最后一个地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地方,就是蓝洞。蓝洞是著名的潜水景点,是世界几大潜水圣地之一。可惜我有公务在身,没法享受,也错过了这唯一一次有幸接近蓝洞的机会。
塞班蓝洞的有趣之处,是它跟世界其他几处著名的蓝洞不同。蓝洞之所以叫做蓝洞,是因为周边必须有浅滩,中心是一个垂直的洞穴。这样,阳光照射进来以后,从水下面才能够看到上面蓝色的光洞。
世界上最深的蓝洞,是咱们西沙群岛的永乐蓝洞,有大概米深。
塞班蓝洞位于海边,但是它的上面有山崖,海面以上是隔空的洞穴,以下是一个狭长的深洞。
从潜水者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好去处,阳光斜着从洞穴照进区,从水下的角度,就呈现一个完美的蓝洞;从SAR观测的角度,这更是一个圣地。
前文介绍过,SAR是火眼金睛,可以在一定程度内起到透视作用。但是究竟透视程度有多少,就需要验证了。
是否能够穿透蓝洞上面的岩石层,能否分辨出岩层、空气、海平面和下面的深洞,这个就是对SAR的侦测精度的挑战。
一号扫过的部分塞班,恰好包括了位于岛东北角的蓝洞。看得见蓝洞和能够分析出来是蓝洞,这个概念不一样。就如同看破薄铁皮和卡板纸的道理一样,只有能够准确分辨,才能够真正起到侦测的作用。
塞班蓝洞的上空,是由珊瑚礁形成的石灰岩,对SAR的辨识也会产生一些影响。蓝洞的地形数据,可以通过公开的资料检索到。这边,巴蒂早就搞定了,我只是出一下现场,看看校验的情况。
一天的时间搞定了所有的事情,很开心,晚上就请维克多吃了餐饭。一边吃,一边聊天。
维克多是当地的土著,他有同事也是咱们中国人。那个时候出来旅游的中国人已经开始越来越多,但是维克多对日本游客还是情有独钟。
咱们也要承认,当时日本还是比较有钱,西化程度也很高,舍得给小费。其实像维克多这种思想的并不少见,在很多国家都遇到过。在很多第三世界的国家,民众喜欢西方游客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小费。
你国家声誉怎么样,对人家国家怎么样,跟这些普通民众没多少直接关系。他们最直接的印象,就是谁给的小费更多,谁就更受欢迎。
从那个时候开始,每次我出国,无论住哪个国家的酒店,离店的时候都会在床头柜上面留十块二十块的人民币。要让全世界人民认识中国人民,更认识中国的人民币。
我们吃饭的地方在岛的南边,一个叫做麦哲伦的酒店附近。提到麦哲伦,就要说起来葡萄牙和西班牙,尤其是西班牙。
麦哲伦是葡萄牙人,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险。他的船队在有记录的历史上首次完成环球航行,并开创了西班牙全球殖民的历史。
如果说英国的全球殖民使得英语成为全球通用语言,那么更早的全球帝国西班牙,则是将天主教带到了全世界。基督教世界在罗马帝国分裂之后,逐渐完成了对欧洲地区的统治。
当年,教廷依靠十一税和贩卖圣像圣祭物品等等,搜刮了远超各国皇帝的财富。而各国皇帝的任命,则全部由教宗负责,西方城邦小国也就算了,东罗马帝国皇帝亦需要如此,于是东西方教会之间产生了必然的矛盾。
后来由于东罗马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改称拜占庭帝国,并将君士坦丁堡做为仅次于罗马教廷的教宗区,甚至有计划取而代之。
但是由于教廷在罗马根深蒂固,而且在那个年代君士坦丁堡距离欧洲核心区太过遥远,因此迁宗未能成行。
到了公元七世纪,在特劳拉会议上,罗马皇帝颁发的指令,使得教廷与朝廷的矛盾日益深化,东方教宗与西方教廷开始分离。
八世纪初,罗马皇帝受到东方伊斯兰教影响,移除了教堂内的圣像和十字架,并停止了教会贩卖圣像和十字架的专属权利,在东方教会引起混乱,史称教难。
当时教宗与罗马皇帝里奥三世产生矛盾,教宗发帖子骂人,皇帝则派兵抓了教宗。
半个世纪以后,拜占庭女王与教廷达成和解,教会重新定义了圣像和圣祭物品的属性,并且不再坚持独家供货权,而拜占庭也得到了自己任命皇帝,只由教皇授勋的权利。
但是又过了半个世纪,教皇还是希望通过当地教会征收十一税来加强统治,于是拜占庭皇帝的不满日益强烈。
是时,罗马教皇修改了一段《圣经》,于是拜占庭皇帝以此为借口,废了教皇任命的君士坦丁堡牧首,安排了自己的亲信任职。
教皇震怒,开除了拜占庭皇帝的教籍,而拜占庭皇帝也不甘示弱,宣布开除了罗马教皇的教籍。这个事件,直接导致了一百年后的教会的第一次分裂,也就是基督教分裂成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单单从对教规遵守的严格性来说,东正教算是比较传统的。此外,东正教不设立教皇,免去了教会跟朝廷之间的很多争议。
十五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占领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很多东罗马的子民逃往欧洲中心区域。
拜占庭的灭亡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也为欧洲大陆地区带来了不同于传统教会的文化和价值观,于是欧洲大陆地区也开始酝酿宗教改革。
由于中世纪时期,教廷的赋税要高于当地国王的征税,因此许多国家的皇室都在酝酿所谓的政教分离。
但是其实直到现在,真正的政教分离也无法实现,一是因为教廷太有钱,二是历史文化的渊源太难割舍。
为了控制欧洲皇室,教会的做法就是鼓励皇室通婚。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的大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德国、奥匈帝国、荷兰和沙俄的皇室,或者直接一点,就是国王,都是堂兄弟表兄弟的关系,都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侄子或者外甥。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教廷掌控的欧洲核心区,有人上位,就会有人失落。那些政治斗争的输家,或者领地财富被教会洗掠的领主,明里暗里地支持宗教改革的提议。
在东方,伊斯兰教和受其影响的东正教,都没有设立教廷,更没有十一税,因此一些改革派君主也开始酝酿变革,希望从源头上改变教廷收入高于朝廷的现状。
最先,由英国皇帝亨利八世开始,立法通过了不经国王同意,不可向教廷进贡的决议。慢慢的,基督教分裂成为传统教会控制的天主教,以及改革以后的新教。
传统的天主教为了保持教廷势力,也扩大了传教活动,尤其是远离罗马教皇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希望通过扩大传教的行为,以此来巩固与教廷之间的关系,并谋求其自身统治的权威性与合法性。
所以看一看西班牙和葡萄牙,在非洲、在南美、在亚洲,只要是殖民过的地方,就一定有教堂,并使得天主教成为主要宗教。
前面讲过,塞班岛曾经做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大概三百年时间,因此在我们吃饭的饭店旁边,就见到了一个天主教堂。
维克多就是天主教徒,他讲述了一些关于塞班岛天主教堂和天主教徒的历史,也是充满了跟自然的抗争,跟人的抗争,以及跟自己内心的抗争。
同一位来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人讲述文明史,维克多居然一点儿都没有紧张,反而一脸的自豪感。我也是静静的听着,一副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的心态,一副老和尚听小和尚讲述内心历程的状态。
晚上回去酒店,特意绕到了塞班岛的南端,从机场路旁边的一条小道,沿着楼梯海滩下去海边。
塞班岛距离关岛也就是不到两百公里的距离,但是中间隔了天宁岛和罗塔岛等等,目光也不可及。天色已晚,茫茫的太平洋上面,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见。但是关岛的方向始终是一个热点,让人无限挂念。
当初刚刚到达塞班的时候是晚上,没看清跑道上面的状况,离开的时候却是中午,看到了跑道一侧的几架美帝的军机。
咱们希望和平,不希望打仗。但是,咱们也不惧怕打仗。打铁还需自身硬,提升自己的防卫技术和能力,才是正理。
美帝满世界煽风点火,软的硬的手段它都熟悉。但是,它的手段是为它自身服务的,它的强大,首先捍卫的是它自己的利益。别人乱,它才好火中取栗,这是它一贯的做派。
等到咱们强大了,咱们一定会遵循孔孟之道,把东方文化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让普天下都能够享受共同发展带来的收益。
到了那个时候,世界没有了贫穷,没有了不公正,也就没有了战争。我这一边想,一边就睡着了,等到一觉醒来,已经回到了国内。
永不消逝的电磁波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lyjd/7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