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工作区收治的病人及当地雇员身上就能看出马里是一个有着浓厚宗教色彩的国家,人们虔诚地崇拜着自己心目中的神灵。每天从清晨开始,一直到太阳落山以后,穆斯林们雷打不动地分5个时间段祈祷。虽然我与他们的信仰不同,但是我想有信仰的人应该是幸福的。
医院收治的患者中有很多是穆斯林,出于对穆斯林习俗的尊重,我们做出了很大让步。有时,当我们推着诊疗车或端着治疗盘走进病房时,患者却跪在随身携带的小毯子上,正在虔诚的念念有词地祷告,背诵他们的KORAN(《古兰经》),此时的我们不得不退出病房外等侯。
医院给患者做的病号饭菜也得符合穆斯林的饮食要求。我们刚抵任务区的时候,到了吃饭时间给穆斯林患者送去的饭菜,他们先不吃,起初我们很是疑惑,还误以为饭菜不合口味,后来才明白他们是要先祷告,穆斯林在做祷告前是不吃不喝的。
穆斯林历法的9月份,是穆斯林的斋月。在这一个月中,他们每天从天空尚未破晓开始,直到太阳落山之后这段时间里,除了老、病、孕、婴和正值经期的妇女外,成年的穆斯林需要彻底禁饮、食、性、胡言乱语等行为。斋月期间,医院住院的穆斯林患者,本可以因病不用封斋的,但也确实有那么一些极为虔诚的信徒,就是严格自律不吃不喝,任凭跟他们怎么交待厉害关系,费劲了口舌,也是无济于事,他们仍坚持日间不吃不喝。
每天清晨四点钟,我们经常会被营区外大喇叭的声音吵醒。刚到任务区的那段时间,虽然工作交接繁忙,加上需要倒时差,弄得我们很疲惫,但是大喇叭一响,我们还是会被吵醒。每当此时,我总是躺在床上想,大喇叭里的男中音到底在喊什么呢?虽然听不懂,但是听着有种神秘的感觉。想着那些虔诚的膜拜者,每天诵读的《古兰经》,到底讲的是什么内容呢?……
这些都让我很好奇。后来才慢慢得知,大喇叭里的男中音是穆斯林的祷告主持,他在用阿拉伯语呼唤穆斯林们去清真寺做祷告,翻译过来差不是“安拉是伟大的上帝……,都来接受上帝的恩赐吧”。时间长了,我们对大喇叭的声音渐渐习以为常了,也变得视若罔闻,基本上不影响我们继续睡觉了。
医院里的穆斯林患者们只要病情允许下床活动的,都会按点跪在他们的小毯子上祷告,不能下床的,也坐在床上祷告。记得有一个腹痛待查患者,下不了床,就在床上念念有词,护士要给他测体温,他示意等一会。尽管这样做会打乱我们的正常工作,但是没办法,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习俗。
穆斯林们把《古兰经》视作他们的真主启示录,把它看得非常神圣,没有“大小净”不得触摸《古兰经》,每次祷告前要洗三遍手,有的人甚至一天5次祷告每次都要冲澡,以示对《古兰经》的尊重。维和友军和联马团雇员中有很多穆斯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维和医院的患者卫生间里,常常被弄得满地满洗漱池都是水的原因,凌晨3点天还没亮就有人起来冲澡,弄得护士姐姐们不仅要忙着护理这些患者,还要忙着不停地打扫卫生间。
由于非洲气候炎热,有些人有在地上睡觉的习惯。记得有一次,值班护士夜间巡视病房,看见一个患者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以为出现了紧急状况,急忙呼喊他,准备抢救做心肺复苏。结果他是在地上睡着了。第二天护士告诉他以后不要在地上睡觉时,他竟哈哈大笑起来。
蒙苏是联马团的当地雇员,也是个穆斯林,在我们中国营区工作。我们尊重他的习俗,在没有特殊事情的情况下,允许他按他们的时间祷告。蒙苏说,有急事不做祷告上帝会原谅的,但是事后得补上。我们所在的联马团东战区司令部,就有一个小房间,专门留给在司令部里工作的穆斯林们祷告所用。每次祷告,司令部给他们15分钟的时间,但如果在忙重要的事情就不能停下来去祷告。由于这些友军穆斯林们需要错开工作和祷告的时间,所以常常在在十一点钟祷告完后,才来看病,搞得值班医护人员的午饭不得不拖后。维和期间,我们的节假日是按照联合国的规定执行的,即便是在端午、中秋等我们自己国家的节日里,也得正常工作,医院也要正常接诊患者。
身在联合国UN旗帜下工作的我们,要适应各种国内所遇不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既要保持一流的工作标准,又要尊重来自世界各国不同的民俗习惯。为了更好地服务各国患者,我们第三批维和医疗分队自抵达任务区以来,十分注重研究和解决各种复杂问题,推出了方便患者的新举措,调整了部分诊疗规定,虽然牺牲了医护人员的时间和利益,但是却大大方便了患者,受到了联马团医疗主管部门和患者的好评。
赞赏
人赞赏
甲氧沙林片甲氧沙林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lyjd/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