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

索马里兰不存在的ldquo国家rd


这是一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国家,一个非洲的遗忘之地,或者说,一个谜一般的独立国家——脱离索马里独立之后,它闻名于世的唯一原因是海盗监狱

我坐了这辈子最烂的飞机:一架早该因安全原因而在上世纪末退役的麦道。当我拖着沉重的行李走进机舱,突然有种被送进动物园的感觉,因为耳畔传来此起彼伏的“OhChinese!”

地图上找不到的国家

各色好奇眼光让我略微觉得囧囧有神,但这点尴尬很快被惊恐替代:没有要求关闭手机,没有安全演示,飞机呼啸而起,再加上麦道种种机毁人亡的新闻,这一切都导致我在整个飞行中,一直在乞求上帝对我好一点。

然后,我到了一个尘土飞扬的机场,所谓的航站楼是一个小小的平房,破旧的电扇在头顶摇曳,3个油漆斑驳的木头柜台就是海关。我和朋友把签证递上,一个女人看了我一眼,开始在电脑前敲打。突然,她大叫起来,从她支离破碎的英语中,我隐约听出,她把我和朋友的护照搞混了,这个发现让我倍感屈辱——因为我朋友是个男人。

一番折腾后,她对我笑了下:“欢迎来到索马里兰。”

是的,我来到了索马里兰(Somaliland),一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国家,一个非洲的遗忘之地,或者说,一个谜一般的独立国家。

索马里兰位于索马里西北部,以前是英国殖民地。从地图上来说,它依然属于索马里,但实际上,索马里兰年宣布独立,只是未曾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它是索马里版图中最先宣布独立的一个地区。随后,邦特兰和西南索马里也先后宣布独立。

但这3个“国家”都没有获得国际主权社会的承认,因此在现在的世界地图上,它们依然是索马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索马里兰跟现在战火横飞的摩加迪沙南部相隔数百公里。大部分索马里兰人属于迪尔族部落,占据原索马里18个省中的5个省份,“首都”哈尔格萨,有万人口。

年的“独立”战争后结束后,索马里兰又陷入两个部落之间的战争,战争的痕迹在这个国家随处可见。在哈尔格萨的主要城区,至今仍耸立着一架货真价实的飞机,这架飞机是索马里轰炸哈尔格萨时被击落的,而在那一次轰炸中,名哈尔格萨居民被炸死。在跟索马里的战争结束后,索马里兰两派又内讧了一年,才最终安定下来。

不过,跟战火纷飞的摩加迪沙依相比,索马里兰称得上一片净土。尽管没有国际社会的承认、缺乏外部援助,索马里兰的领导者还是建立了一个稳定而运行良好的政府。

乱世中的安宁之地

在年宣布独立后,货币、银行、电信、法院,公安局等等,一个国家该有的机构和秩序在几年后逐步建立并运转起来。

“我们跟索马里不一样,我们会发展起来。”几乎每一个索马里兰人跟我聊天时都会这么说。长时间的和平的确带来了发展,内战时留下的断壁残垣开始逐渐拆除。一年前,这里还能看见不少留有弹孔的破损的房屋,现在这些房屋都被推倒,盖上了新楼——连在摩加迪沙工作的联合国工作人员都跑到索马里兰的“首都”哈尔格萨办公。

但这并不意味着索马里兰就摆脱了人们对非洲的一般印象——落后和贫穷,干旱和疟疾,甚至战乱。长时间未被国际社会认可给这里带来的坏处显而易见。这里基本没有农业,国家财政收入的70%来自于税收,而另一些财政收入则来自活牲畜出口。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这个国家90%的物资依赖进口。

虽然已经步入和平时代,索马里的极端分子偶尔还是会潜入这里。年,哈尔格萨的主要街道就被伊斯兰极端组织渗透,发生了多起爆炸事件。

“你应该戴上头巾。”这是我到这个国家时被告知的第一句话。实际上,穆斯林的教义并不会强迫别人去遵守他们的规定,但在这里,为了避免被极端分子盯上,尤其身为外国人,你必须更加小心谨慎。几乎在这里的每个夜晚,都能听见零星的枪声。

即使贵为“首都”,哈尔格萨的基础设施仍然极其薄弱——这已经是索马里兰最好的城市。水泥公路很少见,更多的路跟甚至比不上中国的村级公路,即使你在市区出行,也要小心一个又一个的大坑。我曾经问过这个城市的政府官员,得到的答复是,整个索马里兰每年用于修路的资金是万美金;自来水在这里也属于奢侈品,因为地处戈壁,又属于季节性气候,这里只有雨季时才能看见河流,人们只能依靠地下水维持生活。目前,整个哈尔格萨只有一个很小的区域有自来水供水系统,这还要归功于年索马里和中国在这里建起的水坝;其他地区,都靠抽取地下水和人工送水,一吨水的价格是7美金。水的昂贵导致绿色蔬菜也是奢侈的:一棵生菜或包菜标价一美金;电更是非常昂贵的资源,1美金一度;至于煤气,1罐30美金。

不得不提的是,煤气是进口的,用于发电的柴油,也是从阿联酋进口的。当地基本没有娱乐设施,很多当地人热爱的娱乐是嚼食一种叫chacha的植物。这是一种软性毒品,据说能让人提神和上瘾。在这个人均月收入约为美金的国家,每年都有数千万美金用于购买这种植物。

但在这个落后的国家,电信和银行业却出乎意料地发达——这也是这个国家最富有的两个产业。

他们的支付系统极其发达,每个人的手机号码就是一个银行账户,你购买东西后,可以用手机发条短信,然后立即能将款项转账到另一个账户,而这种支付状态,是每个人都接受的,甚至在他们喝一杯1美金的咖啡时也是用手机支付的。

随着和平的到来,外国投资者也逐渐来到这里。

去年,可口可乐在这里投资0万美金,建立了一个加工厂,这是这个国家第一次获得国外投资;因为昂贵的水费和电费,这个加工厂基本只能进行最基础的罐装,连装饮料的塑料瓶都是从国外运来的。最新的消息是,BP的前CEOTonyHayward将带着他新组建的公司,承诺在这里投资1亿美金进行前期石油勘探。

中国人也出现在了这里——从年开始,就有两个中国人在这里建立了羊皮的初加工厂,当地人传说他们赚了很多钱。不过今年7月,他们因为污染当地村庄、污染空气和导致牲畜消失而上了英国《卫报》。

哈尔格萨的海盗监狱

然而,能带来更多财富的资源并没有得到开发,比如石油和电力。

这并非没有资源,前来勘探的外国公司已经来了一茬又一茬。据当地的官员说,他们的初步结论这里是有巨大的石油资源,但由于战乱以及不被国际社会认可等等原因,始终没有进一步的消息。由于没有正式身份,哈尔格萨不能向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银行在内的国际金融机构借款,也没有能力进行基础建设。9年之前,联合国等机构每年向索马里提供3亿美金左右的援助,但这些援助都和索马里兰无关。直到近几年,联合国才向索马里兰提供援助。

为了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索马里兰在打击海盗上投入颇多。尽管人力财力缺缺,他们还是建立了六百多人的12个海上防卫基地,甚至逮捕了不少海盗。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国际地位,索马里兰主动承担了关押被捕海盗的责任——不管他们来自哪个国家。为此,联合国特意给索马里兰拨款,让他们在哈尔格萨修建了一座监狱,几百个海盗都被关押在这里。监狱内还关押着伊斯兰极端组织之一的基地组织索马里分支“青年党”的很多成员——这个极端组织控制着索马里南部地区。

据说,这些海盗和极端组织成员在监狱里可以学习英语、享受医疗设备,甚至可以踢足球。“比曼苏尔酒店还好——这家酒店是哈尔格萨最豪华的酒店。”当地一位官员开玩笑说。事实和这个玩笑差不多,从照片看来,这座监狱的确比很多当地贫民的铁皮窝棚好太多了。

处理海盗问题,的确给索马里兰带来了很多政治上的便利。联合国因此承认了索马里兰的自治地区地位(虽然不是主权国家),而那些把海盗送到索马里兰的国家,也被认为是间接承认了索马里兰的独立——比如塞舌尔,他们已经连续押送3批海盗前来。

当地人坚持认为,这些海盗不是索马里兰人,而是索马里人。他们还说,等到摩加迪沙的新监狱建好,他们就会把这些海盗转运过去。

消失的沙漠风情

海盗监狱听起来似乎可以满足旅行者的好奇心,但令人沮丧的是,即使是被抓捕的海盗也是很难见到的,因为要参观海盗监狱实在太难了。不过没关系,相见不如想象,活的海盗一点都不威风凛凛。

除此之外,我实在想不出来在这个城市还有其他的异域风情和猎奇去处。

来到非洲之前,我曾经幻想过很多浪漫的故事。艳丽的沙漠织布;在沙漠里跟游牧民族交谈,也许会碰见手工艺者漂亮的工艺品,或者粗犷豪迈的手抓骆驼肉。当时的我简直就是翻版的三毛。

不过半个月,我的幻想就破灭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和曾经被英国殖民的经历,让这个地区显得一点都不非洲。

我从来没见过艳丽的沙漠织布,也没遇到过游牧民族,至于手工艺品,找遍整个哈尔格萨,我也只能发现骆驼皮拖鞋,穿上不到10分钟,脚就被磨破了。站在街头,你能看到的只有中国义乌制造的廉价化纤衣物、塑料拖鞋,可口可乐和品客薯片,二手丰田车满街跑。

这完完全全就是一个中国乡村的非洲版。

TIPS

索马里兰在埃塞设立了办事处,可以在埃塞申请到索马里兰的签证。因为埃塞跟索马里兰接壤,交通工具选项很多,客车和飞机都很方便

这是一个严格的穆斯林国家,因此,女同胞到这里来,最好准备头巾。由于同样的原因,当地基本没有出售女性卫生用品的商店,如果要长期待在这里,请自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lyjd/806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