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给巴尔岛位于东非坦桑尼亚东部印度洋沿海城市上,由两座主要岛屿安古迦岛和奔巴岛组成,被美国《旅游》杂志评为东非三大必到目的地之一。首府石头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历史久远。岛上融汇着非洲传统黑人文化、伊斯兰文化及印度文化,也是一大特色。桑给巴尔气候湿热,但是海洋的调节使它的气候非常和煦宜人,7月平均气温是23°C,1月平均气温28°C。
我是去年7月份从迪拜直飞桑给巴尔,大概6个小时的样子可以到达,机票价格往返差不多迪拉姆左右,当然定的早,从阿曼航空转机价格会更便宜。桑岛的签证也非常方便,直接往返机票落地后填写移民卡和签证申请卡后用信用卡直接支付50美金即可,官方要求入关需要出示国际健康证的黄皮书即可,但是貌似桑岛的海关不像达累斯萨拉姆的那样严格,所以大部分都是不会需要的,当然如果真的需要,直接在机场办理即可,不会影响出关。
考虑到到达后停留时间不是特别充足,当时只有4天的假期,所以去之前就联系了当地的地接社撒哈拉VIP猎游,大概晚上9:00左右出关后我们的当地地陪SALUM就很热情的把我们接到了酒店。出了关明显感觉气候非常的事宜,绿化也比迪拜多了很多。半个小时的样子我们到达了石头城的酒店,路上SALUM和我们介绍了一个我们接下来的行程。
昨天到了挺晚的,吃了晚饭也就休息,早上起来在酒店内转了一下,发现酒店还挺有特色的,装修其实有一点阿拉伯风格的。
听说这家酒店的老板是中国人,真的是做的不错耶。
早餐后,SALUM早早的就在酒店楼下等我们了,我们走在石头城里,除了HAYATT酒店给人感觉比较现代外,其他的都是老房子。有很多小型酒店就直接是在改装的老房子内,显得古色古香。到处都能看到这种斑驳的老墙和高大布满铜钉,华丽的图案精雕细刻的大门。
导游告诉我们这是一座大部分建筑用珊瑚岩砌成的阿拉伯式石头小城。门,是石头城的居民觉得整个家里最重要的部分,决定家等级、富有程度的就是门,所以很多人家,或许房子很破、屋里一无所有,但门一定是漂漂亮亮、最气派的。门基本上都是由坦桑闻名于世的黒木所做,雕饰着各种不同的花纹。印度洋的文化交汇往往就反映在中框门楣的刻花上,人们雕出莲,鱼,棕榈叶,可兰经经文,极个别的被雕成锁链状,象征着当地的奴隶市场。木门都造得比较厚,太厚重的门往往右扇上再开出一小门,方便人出入。有些门面上钉了铜钉,据说钉铜钉门为印度式,目的是为了抵抗大象拱门。
在石头城里,我们看到了一座房子门口标着“TippuTip故居”,导游告诉我们这主人就是当地最著名的奴隶贩子。在文明进化中,奴隶是一普遍现象,拥有奴隶就像我们现在拥有汽车那样普遍,然而非洲大规模残酷的奴隶买卖却始于近代。非洲大陆的奴隶贩子多是阿拉伯人,他们猎取象牙也猎取非洲人。被俘获的非洲人被拴在铁链上,跟着大篷车走。搬运笨重的象牙。到达桑给巴尔后,奴隶们立刻被关入地牢。一两天后,他们就被赶到市场像牲口一样地被拍卖。桑给巴尔出售的首批的奴隶被法国人买下,运到毛里求斯等地的咖啡种植园做苦工。据目击的英国船长估计,19世纪头三年,该岛每年输出奴隶9千人。40年后,输出的奴隶高达人。到了年代,奴隶输出为人,年代则超过了2万人。十九世纪的桑给巴尔,奴隶出口仅次于象牙和丁香出口,岛上的每个族群都参与了奴隶交易,桑给巴尔岛也因东非第一奴隶大卖场而臭名昭著。
在奴隶交易时代,奴隶买卖不仅合法,奴隶贩子还受人尊敬,其原因是非洲大陆行路极为艰苦,客商中只有最坚强,最有勇气的人才能活着回来。导游说TippuTip曾身中三箭,他和同伴也在一小时内杀害了多非洲土著人。石城的铜钉厚门炫耀着他的财富,也守着奴隶贩子的秘密和故事。
之后导游带我们来到一个非常石头城里最有名的教堂。
走进教堂,旧钢琴旁放了一些画作,小食店设在侧厅。简朴的教堂里挂着大卫李文斯顿(DavidLivingston)的十字架。这老兄名气很大,在维多利亚瀑布和伦敦西敏寺,都有他的纪念碑,维多利亚瀑布赞比亚一边的境内小城还以他命名。李文斯顿于年病没于赞比亚,他的仆人取出其心脏埋于一棵树下,并将遗体晒干,包裹起来。仆人抬着遗体整整走了九个月才走到海边,把遗体交给英国人。现在我才知道那个“海边”就是桑给巴尔岛,而他墓上的树雕刻成的十字架就在这座教堂中。
午餐导游带我们来到了石头城里风景最好的一个餐厅,吃个当地的餐,做法远没有我们自己做的那么丰富,无非就是过了一下油和薯条,好在食材很新鲜,味道还不错哦。导游说石头城里有两家中餐馆,要是您只有中国胃的话,也可以去的。
午餐后,我们乘车来到了我盼望已久的岩石餐厅,果然没有令我失望。白色的沙滩、像水晶一样清澈的海水,美的让我觉得不真实。
到达海边时,椰树正投影于沙滩上,斑斓之上,大海开始涨潮。一条木船守候岸边,咫尺之外,独岩依然美得不真实。还没拍照尽兴,导游就催促上船。
船夫拉纤走进大海,走向独岩。我们的船靠了独岩,木梯上站着一位披红毯的马赛人。他伸手拉我一把,裙边淌过海水。走上梯子,仔细打量马赛小伙子,瘦高个儿,腕上戴着编织漂亮的串珠手镯,头发编成小辫,一丝不苟地搭披在肩后,他的神态和打扮都有几分自恋。几棵树围绕着饭店,其中一棵正对夕阳,叶面肥厚。据说此岩曾为一岛民住家,几年前被到访的意大利人看中买下。因距离石头城颇远,岛上又无公共交通,出租车往返一次大约美元。饭店里只有一间餐室,大概仅能招待十几个客人。因客人不多,吃饭须先预定,食材当然以海鲜为主。走到店后的酒吧凉台,四面大海。矮墙下置放着木椅棉枕,墙内外种了几株常绿植物。虽然菜单上有生牛肉和鸡,此时谁会傻到吃陆地之物?烛光下,海鲜芒果沙拉,螃蟹沙拉,鱿鱼,对虾,龙虾,以及上述种种的拼盘大烧烤。烹饪和调料并没有特别的花样,但食材都是当日捕捞,味道也非常不错喽。
这里是我是钟爱的地方,一天就这样在这么美的没有一丝丝杂质的地方美美的享用晚餐后结束,真真是幸福到极致,这个才是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一夜美梦醒来,仍就在回味昨天巨石餐厅之美。早餐后,我们跟着导游徒步来到了石头城里的港口,乘坐传统阿拉伯木船来到了龟岛,海水清澈见底,登陆岛上后就赶紧拍个照片。
之后来到了巨型旱龟聚集地,走到门口就震撼到我了,导游说每个龟壳上都有每个乌龟的年龄,我看到最大的多岁了。好多游客很亲密的和他们在拍照,我看来还是怕怕的,和导游再三确认了他们无害后才敢靠近。
看完乌龟后,在岛上逛了一会,看到了从未有过的美景,震撼一波接着一波。
让我见到了最纯粹的美,伙伴们都跳进了这一片蔚蓝之中,期待与大海融为一体,我也加入了他们。
疯玩后,返回石头城,午餐后我们又前往了桑岛的香料农场。出城后,一路葱郁。全岛覆盖着大片椰林和农田,空气绿得透明,更加不明白为何石头城内尘土飞扬。沼泽地里长满了护岛的杂树林(Mangrove),据说它们既防潮又防虫,当地人用它们作建材。车子停在大树下,我们走进树林。这片丁香种植园不仅种植香料,还有桉树(尤加利)等香叶树,杨桃,芒果,柑橘,椰子,菠萝蜜(Jackfruit)等果树。菠萝蜜因为长得丑而令人难忘。非洲大陆的平顶刺槐在这里长得非常高大,也不再平顶。面包树上结着面包果,据说味道类似芒果。真是宝岛!
导游边走边指点着香料作物。所谓的香料就是常用于西式烹调中的胡椒,丁香(clove),肉豆蔻(Nutmeg),桂皮,香草等。它们可能是草,灌木,或乔木的叶子,根茎,树皮,花朵或种子。在这些香料中,我们中国人常用的是姜和胡椒。当地最知名的丁香原产于印度尼西亚,后在赛义德苏丹治下被广泛种植,桑给巴尔也被称为印度洋上的丁香之岛。丁香是制作香烟时不可少的原料,当地的丁香出口完全被政府控制。
走到一棵丁香树下,导游摘下花蕾。那绿色或褐色的花瓣微微张开,花蕾虽不大,却比我们自家庭院的丁香花饱满厚实。含苞欲放的品级最高,从花蕾中可提取香精也可晒干。印度人煮饭也喜欢加入丁香。别看它小模小样,表现却不俗,三两颗就能主宰一锅白米饭的气味。不过饮食偏好总是记忆的产物,我并不喜欢丁香米饭,总觉得米香已足以诱人。
摩西摘下一颗鸡蛋大的黄白色果子,问:“谁知道它是什么?”众人争论着是番石榴还是百香果。他切开果子,褐色的果核上闪着几道魔术般的红亮油彩。哦,油彩没有生命力,应该说它们更像蛋糕师涂上的奶油。导游说:“这是肉豆蔻的种衣(mace)。豆蔻的种子和种衣都可作成香料。”在解释豆蔻的化学成分时,导游说它是女性的春药。看资料,它的化学成分类似摇头丸,据说食用时能产生迷幻。在北美,我们常喝的拉铁或蛋酒都会撒豆蔻粉,可我从未体验过迷幻。
一天的疲惫还是非常值得的,即领略了桑岛的海滩之美,又学到了香料知识。早早的返回就进入梦乡,因为第二天要6:00起床出发去看海豚,因为9:00钟以后就很难看得到了。
一早大家就出发前往桑岛南部的海豚湾,据说海豚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的,不会单只出现,每一只海豚旁边都有它的恋人。
如果你游泳技术够好的话(并做好保护措施),也可以在船方指导下、在时机合适时跳入海中,与海豚同游。结束了游览,我们返回了石头城,下午就自由活动了,导游就建议我们可以去市场逛逛,买点自己喜欢的水果。正合我意,市场是我出去旅行最喜欢去的地方,我觉得这儿才是了解当地人日常生活最好的一个地方。
到了市场之后,简直是我见过热带水果最齐全的地方,各种形状的香蕉、橙子、大个的菠萝、芒果、凤梨释迦、释迦果、柚子、红毛丹、榴莲等等,还有很多我叫不上名字的水果,真真是满足了我的胃。当然也少不了阿拉伯的各种包装的香料。
出去旅行,当然珍惜玩的美分每秒,晚上的时候我又和小伙伴们去逛了海鲜大排档,新鲜食材烧出的各式海鲜,真的恨不得多出一个胃来。
结束了4天3晚的桑给巴尔岛旅行,收获颇丰。永远忘不了这奶白色的沙滩衬着碧绿的海水的美,忘不了这绿的治愈,也忘不了这绿的空灵。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通知方式:
发邮件至我们邮箱:toafrica
qq.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手术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rdmz/1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