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

叩马镇和小集镇


孟津古镇探秘之四

叩马镇和小集镇在孟津河南岸,见证了隋唐黄河漕运的辉煌。特别是叩马村,早在年前就因周武王伐纣在叩马渡河而名扬史册,叩马村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化名村之一。

01渡口的分类

空山落叶认为:世界上任何内陆河流的渡口,按渡口功能划分大概分两种。一种渡口可以称为摆渡渡口,摆渡渡口的设置主要为了方便两岸人和货物来往,这种摆渡渡口的辐射面窄,影响力有限。第二种渡口可以称为货运渡口,货运渡口依发达的城镇经济总量而设,货船航程远,载重量大,可以影响整条河流流域的经济商贸活动。

如果一个大型货运渡口靠近国家重点工程,代表国家战略实行物资转运调配,渡口周边有配套的仓储、货场、服务设施,并有官方设置的发运税收机构,这种渡口由官方控制管理,就带有国家战略性质。

叩马渡口和小集渡口就是由官方控制管理,带有国家战略性质的大渡口。

02惊天动地的壮举

公元前年,周武王率战车乘、虎贲名、甲士人,号召八百诸侯在叩马会盟。有学者考证,姜太公指挥周朝将士灭商之战前,为抢渡黄河,周武王的部队一夜之间建造了47艘渡船,使得精锐士卒渡过了黄河。

实际情况远远不止于此,“战车乘”是什么概念?战车乘,就是辆战车、匹战马(其中匹备用)。按当时的军队战斗人员编制,一匹战马运送草料需二匹马、或二头牛、或二匹驼。这样,匹战马需匹畜力作后勤保证。

甲士人,至少需要人的后勤保证人员,匹运送辎重的畜力。

这样粗略计算,就是战车辆、战马匹、畜力匹。战斗员和后勤保证人员最少有多少呢?答案是约15万人。

学者考证,周武王伐纣在孟津渡河,所需船只最少在艘。因此可以推知,当时的孟津叩马不仅是一个大型渡口,而且是一个具有巨大造船能力的造船厂。

03黄河漕运官仓

隋唐时期,叩马村和小集村一带是黄河漕运的重要编组站,这个论断从国家在叩马村和小集村一带设置的国家粮仓就可以得出。

元代马瑞临著《文献通考卷二十五·国用考三·漕运》:“……今汉、隋漕路濒河仓廪遗迹可寻……自江淮漕者,皆输河阴仓,自河阴(孟津)西至太原仓,谓之北运;自太原仓浮渭以实关中。”

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唐纪五十》:“每年自江湖淮浙运米万斛至河阴,留40万斛贮河阴仓。”

元代马瑞临著《文献通考卷二十五·国用考三·漕运》:“江船艘,每船受10斛,10船为纲,每纲人,篙工50人,自扬州遣将部送至河阴……”“江船艘,每船受斛”,即公斤乘以,约等于一亿一千八百四十公斤。

综合以上引文可知,在隋唐时期,叩马村和小集村一带孟津河上的漕运货船,在开航季节每天多达艘以上。叩马村和小集村黄河渡口的繁华由此可见一斑。

04官方漕运机构

隋唐前后,官方曾在孟津河上设置的各种漕运管理机构和职官有:两汉时设有淮军元帅府、陶州府、河阳关、孟津关、泯津关、平津关;汉末三国魏设有孟津小城、孟津垒;晋代设有孟津戍……而这些官方设置的漕运机构大都在叩马村和小集村一带。

建安二十年(),曹操率军讨伐汉中,曹丕住孟津小城。当时,“建安七子”中的陈琳、应玚、刘桢、徐干等先后病死,曹丕主持编写这些文人的文集,编成之后不胜感慨,作《与吴质书》。

吴质(~),字季重,兖州济阴郡(今山东菏泽定陶)人,汉末三国时吴质官至振威将军。曹丕在《与吴质书》中说,前一年流行疾疫,亲戚朋友多数遭受不幸,我内心的悲痛怎么能用言语表达啊!

上述的“孟津小城”,就在小集村、小寨村一带,这两个村名前的“小”字,都留有“孟津小城”的历史痕迹。

05漕运带来的繁华

漕运,给叩马村和小集村乃至整个孟津带来无比繁华。唐代李密因攻占回洛仓而设营帐和饮酒台于邙山,孟津台荫村因处于饮酒台下而得名。修造船只需要建铁匠炉,今孟津会盟镇因此有铁炉村。集市贸易的兴盛,使今孟津会盟镇小集村因此得名。漕运和集市贸易催生了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叩马村附近有瓦窑坡村,村子因烧制陶器砖瓦而得名。叩马村附近的花园村,因处于负责组织漕运的官署所在地而得名。可以推测,东良村有可能原名“东粮”,都与漕运有关。

漕运和集市贸易催生了文化亊业的兴旺,官绅们捐资大兴土木兴建寺庙道观,叩马村建有天意阁、夷齐庙、武王祠、会盟台、锦阳寺;小集村建有西烟寺(又名报恩寺)、中岳庙等。小集村民张九明捐建了小集村南的张家桥。小集村民张景寿达百岁,小集村民捐资为张景立了“仁寿”牌坊。

叩马村和小集村一带的勾陈垒、武济城、桃花店、洗马台、柳林滩、河阴藕池等,历来都是孟津人休闲旅游神往的胜地。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村民文化品位和文化鉴赏能力的提高,叩马村乡绅在村子附近的邙山上植有名贵梅花数百株,到明末清初,这些梅花树树龄都长达七八百岁,今孟津会盟镇梅沟村因此得名。明末清初,这些名贵梅花树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砍伐,使孟津人王铎惋惜不已,还特别撰文记之。

明清之际,孟津行政区划分六里,叩马里所隶村镇二十二。计有和家口、狮子庙、朱家沟、畅家村、清水店、燕家门、刘家门、小集镇、徐家村、铁炉村、吕家村、双槐镇、苗家沟、李家庄、潘家营、野鸡村、郝家村、下古镇、张家村、傅家村、李家圪塔、东关、县城内十字街以东。明清之际,官方在叩马村设有驿站叩马铺,自叩马铺渡黄河,就到了设在孟县的河阳驿,可知当时叩马仍然是黄河重要渡口。

清代孟津学者梁士晋写有《游西烟寺》诗:“为问西烟寺,何知尽草莱。白云晴未起,黄菊晚犹开。野鹿避人去,山僧迎客来。几多兴废事,搔首问荒台。”

06结语

叩马村和小集村历来是孟津县的首善之地,自年前的武王伐纣至隋唐黄河漕运的勃兴,一直是孟津县(时称河阴县)的经济文化中心。明清之际,叩马村和小集村升格为叩马镇、小集镇,这一切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李根柱/文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甲氧补骨脂素洗剂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rdmz/192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