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医院已经工作10多年了,不算老医生,也不算小年轻了。这时候,浙江省又启动了新一轮的医疗援非工作,他就积极地响应号召,要求加入到援非队伍中去。组织上非常支持,也给予了许多帮助,在祖国的关怀下,援非队员于7月份来到了马里。
年1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表彰为医疗援非作出重要贡献的叶圣雅
当时,叶圣雅被分配在一个靠近沙漠的小城——马尔格拉。这里真的很热,气温经常会飙升到40+度,但是他们照样经常和当地医务人员一起,就在这种高温下开展治疗,进行手术。
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是现在回想起来,那段经历、那份友谊、那种跨越国界和种族的医患之情却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马里共和国,一个并不富裕的西非国家,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家,万的人口。从年2月起,一支支浙江医疗队来到了这里,为当地医疗卫生的发展付出了自己的力量,做出了“中国贡献”。
中国的医生创造了奇迹
年,马里官方最大的报纸《发展报》在显著的位置报道了一件事,马里电视台连续三天也在用法语和班马拉语反复报道这件事——那就是——中国医生叶圣雅在马尔格拉创造了一个医学奇迹。
法国拒诊,苏联拒绝,我感谢中国
马里糖厂工人乌玛加比,9年来深受肺部疾病的折磨。此前,因疾病太严重,法国医疗队和苏联医疗队都拒绝为她手术,当地医生便推荐她找中国医疗队试一试。
于是她来到了远医院。叶圣雅医生接诊了她,认真的问诊和检查后,他果断地做出了进行肺叶切除手术的决定。就在这非常简陋的条件和炎热的天气下,手术依然非常成功,乌玛加比不久后就康复出院了。出院时,乌玛加比深深地向中国医生表示感谢,也感谢中国的无私帮助!
这是马里首例成功的肺叶切除手术,顿时轰动了全国。马里各地的重病人纷纷赶来,连邻近国家的病人也来向叶圣雅求医。医院很快就“热闹非凡”。
了不起的中国医生,神奇的东方医学
60多岁的玛莱患甲状腺肿瘤已20多年。甲状腺肿瘤竟已经有病人的头那么大,病人平时走路看不到地上,只能仰着头,说话和呼吸都十分困难。肿瘤长期压迫气管,导致气管软化,手术过程很有可能气管塌陷,导致窒息。所以当地医生都不敢为她开刀。
叶圣雅看到这样的情况,很是担心。这里医疗条件只相当于我国乡镇卫生院的水平,病人年纪又这么大,万一有一个闪失怎么办?但是,病人实在是太痛苦了……复杂的思想斗争后,他还是决定来承担这个风险。
缺医少药,当地的这一情况艰难到大家难以想象!甚至连麻醉药品经常都不够,所幸与叶圣雅医院派出的麻醉医师吴亚玲。面对这一困难,中医针刺麻醉技术派上了大用场。吴亚玲发挥中医优势,利用针灸对患者进行了针刺麻醉。
灯下,柳叶刀与针灸一起共舞!三个小时后,这个一公斤多的大肿瘤,被成功的摘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仅两个星期,患者就轻松地走出了医院。
“中西合璧”的东方医学,为60多岁的玛莱解决了20多年来的痛苦。马里又一次轰动了,《发展报》刊登了《玛莱从巨大的甲状腺肿瘤中解脱出来》的报道。“叶圣雅-中国,中国-叶圣雅”,马里人民把国名和人名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为了吃到到祖国的味道,医院食堂的蒋长根师傅,他们一起在营地边上开垦种菜,周末大家都一起来帮忙耕种。
两年的援非,一生的回忆
从年7月至年8月这两年里,叶圣雅在马里主刀手术例,其中肺叶切除、巨大甲状腺肿瘤、乳腺癌、胃癌等大手术就占了三分之一。马里总统亲自向他致谢,我国卫生部也发来贺电,向他颁发奖金。
当两年后医疗队将要回国时,大批的马里人民从四面八方赶来,守在路边呐喊着:“中国-叶圣雅,中国-叶圣雅……”
在马里给祖国带来了这么大的荣誉,叶圣雅将这些全部归功于祖国。他说:“我能从一个农民的孩子,变成一个有机会为国家、为中非两国人民服务的医生,这一切都得感谢党的培养,和祖国母亲的支持”
年8月,蒋长根师傅卧病在床,叶圣雅、项柏康、王小明等几位一起援非的“战友”来到病房嘘寒问暖,共同回忆当年的“革命友谊”
叶圣雅送给后辈们的话:
“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外科医生一定要有奉献精神。上了手术台,就忘记了自己。”
“此外,医生的真诚很重要,医生为患者好,愿意承担责任,患者会感恩你一辈子。”
来源:医院
编辑:金丽莎
排版:周含格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微
扫描指纹北京中医医院看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rdmz/3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