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我根本没有睡,因为明天就要告别;
来日,让我们再相约,第四批,我的兄弟姐妹!
看着超营沙漠和荒野,是我坚韧、坚持、坚守的岗位;
来来回回,生命的音乐,回荡在蓝色岁月。
这首中国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原创歌曲《蓝色天使》,是“战地医生”们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最常唱起的一首歌。年5月25日,是他们预定回国的日子,无数个不眠之夜里大家曾经翘首期盼这一天,然而等到真正来临,所有人的心里却又百般滋味。
在这个战火不断的非洲国家,是什么让这支医疗分队的医生们留恋不舍?在马里维和的一年时间里,他们又有哪些常人无法想象的经历?
最深最痛的记忆——“5·31汽车炸弹袭击事件”,造成中国维和士兵一人牺牲、五人受伤。
医疗分队经过整整一夜的抢救,稳定住了两名重伤员李涛和司崇昶的伤情。
6月1日清晨五点半,空运后送组前往E营接回了烈士申亮亮的遗体。医生和护士两边列队,表达哀悼,表达作为战友、作为兄弟的情谊。
最温暖的记忆——在到达塞内医院后,神经外科副主任董玉书只身一人在陌生的国家,像护士、亲人、战友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了两名重伤员李涛和司崇昶一个月的时间。
最长最远的记忆——在马里的这一年,空运后送组在空中的飞行里程累计达到了8.5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两周多的距离,而接受的地面任务也有80多次,这些任务往往是与危险相伴的。
伤员伤在哪、受袭地在哪,救援飞机就直接降到附近。而降落地有没有经过排雷,有没有恐怖分子新埋的雷,都不得而知。
最恐怖的记忆——年1月18日,加奥MOC营区遭受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造成77人死亡的惨剧,袭击地点距离医疗分队所在的联合国超级营地仅不到米。
最快最强的记忆——维和医疗分队的医生沟通能力特别强,完全可以自己和机场、和当地人完全自主交流,协调事情很方便。伤员从受伤,到被联合国的专机运到塞内加尔,只用了12个小时。
马里维和的一年,是医疗分队70人的大家庭共同珍藏的回忆,也是中国军人在马里留下的真诚、奉献和不悔的誓言。这背后还有哪些感人的故事与难以忘却的回忆?
今晚八点,欢迎锁定央视军事农业频道《军事纪实》播出的《马里维和的日子》第三集!
编导:姚寅子
摄像:郑洪通
黄健伟王敬涛
剪辑:牛文轩李蒙
赞赏
长按南宁白癜风医院北京哪家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rdmz/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