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9月21日电(记者李弘扬)年第26号台风“玉兔”因造成美属马里亚纳群岛、菲律宾等地多人死亡,灾害严重,台风委员会第52次届会议决定对“玉兔”进行除名并提请中国提交新的台风名字以补空缺。为做好台风命名工作,积极推广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升公众对台风的认知和预防能力,中央气象台即将开展“我给台风起名字”活动,同时将有关台风命名的知识科普与众。台风是如何命名的?20世纪初气象预报员开始为台风命名,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以后因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为了避免名称混乱,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14个成员国(地区)提供,每个国家(地区)提出10个名字,总计个名字循环使用,并决定从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台风命名表里中国最新提出的10个台风名字是:海葵(替代“龙王”)、悟空、玉兔、白鹿(替代“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木兰(替代“海马”)和海棠。台风为何会被除名?当一个台风造成某个或多个成员国(地区)的巨大损失,遭遇损失的成员国(地区)可以向台风委员会提请撤换,这个名称将会永久除名并停止使用,这避免了在提起该台风时引起混淆。另外,当台风委员会成员国(地区)认为台风名字不恰当时,也可提请撤换。当某个台风的名称被从命名表中删除后,台风委员会将根据相关成员的提议,对台风名称进行增补,该名称一般由原提供成员国或地区重新推荐。历史上被除名的台风台风命名表使用以来,台风委员会总计除名51个台风名字,其中有43个是因为台风造成严重的灾害,每一个被除名的台风都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中国提供的台风名字已经有三个名字被替代,分别是“海葵”替代“龙王”、“白鹿”替代“海燕”,“木兰”替代“海马”。除名“玉兔”超强台风“玉兔”于年10月24日晚袭击美属北马里亚纳群岛天宁岛全岛和最大岛屿塞班岛的大部分地区,据当地气象机构报告,“玉兔”在北马里亚纳群岛登陆时,中心最强平均风速达到公里/小时,成为年最强台风,也是该群岛中主要岛屿塞班岛和天宁岛有历史记录以来经历的最强台风。而后,“玉兔”于10月30日凌晨4点40分前后在菲律宾吕宋岛东北部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48米/秒,强台风级),最低气压百帕,而后进入南海减弱消失。“玉兔”这个名字总计被使用了四次,分别是:年第7号台风“玉兔”(台风级)、年第2号台风“玉兔”(强台风级)、年第16号台风“玉兔”(热带风暴级)、年第26号台风“玉兔”(超强台风级)。其中“玉兔”四世强度最强,给北马里亚纳群岛和菲律宾留下满目疮痍。台风除名的操作上一个被除名的中国台风名字是“海马”。年第22号台风“海马”(超强台风级)于年10月19日在菲律宾吕宋岛东北部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55米/秒,超强台风级),中心最低气压百帕,而后进入南海后登陆我国广东。“海马”登陆菲律宾,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在年台风“海燕”过后增设五号风暴信号以来,首次发出最高风暴信号。受“海马”影响,菲律宾和我国华南地区经济损失重大,总计约有19.3亿美元。菲律宾在年底台风委员会届会上提请撤换“海马”,中国气象局年进行台风名字征名活动,后续提供给台风委员会的备选名字有:“木兰”、“风铃”和“天马”。给台风起名字台风委员会提出新的台风名字应符合以下要求:1.中文名2-3个汉字,其对应的拼音不超过9个字母;2.朗朗上口易于媒体广播;3.无不恰当的含义;4.不能使用商业品牌名称;5.不能与曾用和现用台风名称重复。在中国上报备选名字且被台风委员会成员国(地区)通过后,即成为官方认证的台风名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xzqh/14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