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死刑都是用以维护正常社会秩序与法律威严的有效方式,尽管不少国家取消死刑,但死刑也曾经在那里长期存在并发挥作用。
在现代文明之前,各国都经历过一种希图以恐怖的法律严惩手段来警戒世人的做法。为此,产生过许多今天看来十分野蛮不人道的死刑执行方式,血腥恐怖的斩首就是最常见的死刑方式。
▲中国古代斩首
而在世界各地五花八门的斩首方式中,有一种斩首不仅起到“枭首示众”的警骇作用,其刑具本身就得到一种“升华”,被赋予了恐怖惩罚的“文化符号”的意义。
甚至无需流血,只要把刑具摆放在那,人们远远看到它狰狞冷酷的外形,就心生畏惧,可以起到强烈的惩戒作用。它就是断头台。
▲中世纪西方同样喜爱“枭首示众”,威吓民众
中世纪欧洲也普遍使用斩首刑,大多以斧头和刀剑执行,为增强具有强烈警示作用的“仪式性”和“象征性”。
欧洲早在14世纪就开始探索使用一种大型斩首刑具作为恐怖象征来威吓人民。最早的断头台可追溯至年爱尔兰以机器砍去一名犯人的头颅。
英格兰的哈里法克斯曾长年设立一座断头台,直至年以后停用。由于早期断头台都是用来替代斧头的,所以它们的切割刀刃都呈斧状。
▲早在法国大革命断头台问世之前几百年,斩首机器就已经出现
年,法国大革命开始,激励的革命措施下,大量贵族以及政治犯被判处死刑。用刀斧行刑使刽子手身心都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众目睽睽之下杀死国王、贵族)。促使国会开始研究新的刑法。
当时其中一位本职是医生的议员约瑟夫-伊尼亚斯·吉约丹提出死刑应以快速及人道的斩首方式执行。法国大革命以前,法国处决死囚往往用车裂之刑。这种刑罚极其残酷,令人惨不忍睹。决议很快被通过了。吉约坦便亲自担负起研发刑具的任务。
▲为满足法国大“革命”的需求,诞生的断头台
一天吉约坦看了一场木偶剧。剧中一台锋利的机器飞快地斩下木偶的脑袋时,吉约坦深受启发。吉约坦专门请来德国的能工巧匠,很快制作了一台快速斩首机,由一个高的直立架和一块刀片组成,而刀片则用绳索悬挂在顶部,当执行死刑时,刀片垂直坠落,头从身体截断。断头台从此诞生,并以发明者的姓氏命名(Guillotine)。
断头台在用几只活羊实验成功后即投入使用,断头台最初参考的是剑的设计。所以刀刃本是与地面平行的,但是在测试中发现平行刀面斩切力不够,还会卷刃或缺口,设计者又从大镰刀的形状与功能还有成效而得到灵感,而将刀刃改成斜刃。
▲斩首路易16国王
▲斩首玛丽皇后
革命洪流催生着“革命恐怖”,断头台很快就大展其“用武之地”。揭开大革命血腥的另一面。
年1月,法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斩首,同年10月他的王后玛丽·安东尼特也被断头台处决;至年为止三年内,最保守的估计,断头台至少斩下超过60,颗“反革命份子”的头颅,堪称血淋淋的“头颅收割机”!!
▲革命名义下的恐怖,18世纪末法国一片腥风血雨,断头台收获无尽“成果”,血腥残酷程度丝毫不逊色于西方人一直鄙夷的东方
断头台如此的高效,深受狂热的法国“革命群众”的喜爱。也成为大革命的象征符号之一。从此法国所有死刑都由断头台执行。说句题外话,断头台发明人吉约丹医生的后人更改了自己的姓氏,以免和断头台扯上关系。
自诩文明世界翘楚的法国,直到20世纪30年代,都一直和它一向斥之以“野蛮冒昧”的满清政府一样,坚持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以断头台执行血淋淋的斩首。
▲断头台遍布法国各地,像纪念碑一样,成为“警示柱”一样的作用
年6月,一名犯下六宗谋杀案的犯人欧根讷·魏特曼被判处斩首,斩首执行之日,世界许多国家的记者都在现场采访,死刑过程也被电影摄影机全程拍摄。
在记者与摄影机的曝光面前,“文明”的法国人露出于鲁迅笔下愚昧且麻木不仁的“砍头看客”一样的嘴脸。法国报纸形容围观的群众“恶心、不守规矩、挤拥、叫嚣”。
▲年最后一次“枭首示众”,法国人才醒悟过来,原来“浪漫之国”的盛名下,其实也满是阴暗丑恶的败絮
由于“歇斯底里”的群众甚至导致了行刑的延误,而女人们竟然挣着用手帕去沾魏特曼流出的鲜血,当然不是作为“药引子”,而是以法兰西独有的“罗曼蒂克”精神作为“纪念品”赠送亲友爱人!
世界面前的“大丢脸”令法国政府尴尬的发现,公开斩首非但无助于教育,更反而激发人类潜藏的原始兽性,只是一场唤起嗜血野蛮的丑闻。于是就此废除所有公开处决,改为于巴黎一所监狱中进行。
▲十九世纪,法国的公开斩首时的围观群众
▲对要犯的斩首,动用许多军警,防止“劫法场”
▲这些画面经常会作为“头版头条”出现在报纸上
直到年9月,断头台执行了最后一次斩首。年法国新当选总统密特朗全面废除了死刑,断头台成为永久的古董。
不过在年11月巴黎袭击事件发生后,极右派政治家让-马里·勒庞要求重新启用断头台用来处决恐怖分子。面对穷凶极恶挑战全人类的恐怖分子,这个要求真心“可以有”!
▲穷凶极恶的恐怖主义分子
↑↑↑扫码参与
点击以下任意关键词,即可查看相应文章,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治疗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ddqh/1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