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马里发生政变,曾经“夜不闭户”的这里,一改往日的面貌,成为世界上最为落后、贫穷、动荡的地区之一。
但马里也有“另一面”——它是尼日尔河和塞内加尔河的发源地;它是西非文明古国,有着四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尼日尔河谷的宝石”杰内古城也位于这里。
车窗外的巴马科街景
在采访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用点滴之力试图改善马里的人,他们当中,有医疗队成员,有从英国远道而来的学者,也有马里当地的医生。
西非唯一的放疗中心
当地时间22日一早,我随同第25批援马里医疗队队员、医院放射物理师杜锋磊一起,医院放疗中心。
放疗中心门口的牌子
这座由中国政府出资援建的放疗中心,于年6月落成,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它是整个西非地区唯一一家放疗中心,每年收治多例马里当地肿瘤患者,同时为来自多哥、贝宁、科特迪瓦等周边国家的50余例肿瘤患者提供放疗服务。
这家中心的落成,结束了当地病人只能靠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历史。
我跟杜锋磊来到铅模室,见到了国内放疗中心较为少见的挡铅。杜锋磊告诉我,国内大部分的放疗机都已机械植入MRC,近些年来很少使用挡铅。但是这里的设备相对落后,前几批医疗队成员们就与当地技师一起手动制作挡铅,以最大程度减少放疗射线对正常器官的损害。
医疗队队员杜锋磊在铅模室
在这里,我还偶遇了放疗中心的马里医生KONIBA。由于马里当地对医生资质的要求非常高,KONIBA在马里学医7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又到摩洛哥首都接受4年的专业培训,才取得医生资格。
KONIBA告诉我,因为有了中国医生和放疗中心,恶性肿瘤病人有了更多的选择。现在,放疗中心的收费也非常规范,KONIBA向我出示的收费明细显示,不同肿瘤病种的放疗费用“明码标价”,加上马里当地医药分离,病人治疗的费用是公开、透明的。
放疗中心治疗费用按病种收费明细单
最近,一些西非国家的放疗技师开始到这里进行专业的培训,KONIBA希望医院的放疗服务,也同时带动西非地区的放疗技术发展。
当地时间23日,伦敦大学教授(UCL)何丽莎(Prof.ThereseHesketh)又将抵达巴马科,这位心系马里的学者,是浙江大学引进的国千人才,目前担任浙江大学全球卫生中心主任。
近年来,何丽莎正在与省卫计委一起,将中国的医疗卫生改革发展成功经验介绍给马里,进行马里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母婴保健制度的调研。
一只小小挂表的故事
医院共有86名当地护士,采访过程中我发现,这些护士们几乎每人胸前都佩戴着一只从中国漂洋过海而来的挂表,这只小小挂表的背后,是中国医院工作效率的满满心意。
朱惠芳带到医院送给护士的挂表
医疗队的老大姐朱惠芳,曾于年至年期间随第14批中国援中非医疗队出征。
当问及为什么二次选择援非时。朱惠芳告诉我,两年非洲生活,队员们互相扶持,结下深厚的情谊,加上这里民风淳朴,病人的医从性普遍很好,医生们每天的工作都充满成就感。
曾经的援非经历,也让朱惠芳在马里的工作更为从容。她熟知当地人的时间观念不强,很少有佩戴手表的习惯。去年出发前,她特地去购买了20只挂表,送给这里工作表现好的护士。
20只挂表送完后,她又打电话到国内,委托原省卫计委国合处处长朱耀传到马里看望医疗队期间,再带上只。
一只小小的挂表,让当地护士有了较强的时间观念,也让中国医生与他们的合作更为默契。
中国医疗队带到医院的肝素帽
采访医院总监dembele时,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肝素帽,他告诉我,这是上一批医疗队的护士长留下的,因为这个小小的物件,再配合留置针,解决了这里病人们静脉注射血液回流的难题。
几乎每一位医疗队的医生都告诉我,马里虽然条件落后,但是这里有着很好的医患关系,患者对医生非常的信任,医生有极高的公信力。
这让浙江医生都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厚的感情,也让每一个人,医院的环境贡献绵薄之力。
文/陈宁
编辑/露露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白殿疯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ddqh/1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