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MIDC?
年度小米开发者大会圆满落幕
众多院士学者、技术大神、产业领袖齐聚
3天时间
1场主论坛+12场分论坛
全球+的开发者
共同探讨AIoT+5G
下一代超级互联网
如何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
“开发者大会”,听上去好像和我们没什么关系,都是讲给开发者听的东西。其实不然,今年MIDC?上大秀“硬科技”,5G、AI、IoT、大数据、金融科技等关键词都是未来1-2年发展势头最快的几大领域。年,小米锁定AloT+5G的战略思路,在某种程度上无疑具有风向标的作用。
Kaldi之父入职小米
在小米开发者大会前一天,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微博上宣布,国际语音识别开源工具Kaldi之父DanielPovey正式入职小米,出任小米语音首席科学家,并将出席小米开发者大会。
DanielPovey是国际语音识别和AI领域的知名教授、语音识别开源工具Kaldi之父,曾在IBM和微软供职,一直致力于计算机语音识别技术研究。由Daniel开发与维护的Kaldi是第一个完全用C++编写的、基于加权有限状态及理论的语音识别开源软件,广受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好评,MIT、剑桥、清华、微软、谷歌、IBM,Facebook等都将其作为作为标准工具。
拒绝Facebook的加盟邀约,这个语音识别大牛来到中国加入小米,在全球AI领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国内多位学者甚至认为小米这一举措,为中国AI语音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年8月,小米首次向Daniel抛出橄榄枝,DanielPovey也解释了选择来小米工作的原因,在他看来,以小米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有着纯粹、极致的开源文化,以及开放、共享的理念。
在开发者大会上,DanielPovey首次以小米员工的身份,针对“Kaldi”的未来研究计划,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的最近发展,进行了主题演讲。他介绍道,Kaldi现在还存在诸多缺点,包括没有Python接口、难以与TensorFlow和PyTorch结合、不支持整数化等。
针对这个问题,Daniel表达了他的决心,即6个月之后会看到新版Kaldi成品,而小米能够提供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帮助他在预计时间内完成新一代Kaldi开发。这也是他加盟小米的诸多原因之一。
据小米集团副总裁、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崔宝秋介绍,Daniel选择小米是因为他非常符合小米的工程师文化,也认同中国的工作环境,薪资反而不是处于首位。他认为,未来可能有更多的视觉交互、语音+视觉的多模态交互,但是语音始终是人类最基础、最基本的交互工具。语音非常重要,而Kaldi是国际上是最流行的,影响整个业界的语音开源工具,此次Kaldi之父Daniel加入小米,小米有决心、有能力打造在语音技术上的技术制高点。
“今天来大会露了一面后,他就回去工作了,他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小米工程师的工作环境”,崔宝秋表示。
顶尖人才选择中国
实际上,不仅是丹尼尔,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全球顶尖的科技学者选择来中国工作。Android操作系统大牛雨果·巴拉(HugoBarra)曾任职于小米,担任副总裁;前联想集团个人电脑事业部高级总监郑和曾在中国工作多年……这一切和中国整体的技术发展环境和中国科技公司的成就密不可分。
另一方面,为了掌握真正的核心技术,中国的企业也日益重视起对于国外顶尖专家的引进,来协助公司研发,其中以BAT为代表的科技巨头,更是在美国成立实验室以吸引相关高新技术人才。去年初,两次理论计算机最高奖哥德尔奖得主、美国计算机科学家马里奥·塞格德(MarioSzegedy)宣布入职阿里巴巴达摩院位于西雅图的阿里云量子实验室(AQL);今年9月,计算机和大数据理论领域专家、前密西西比大学校长JeffreyVitte宣布加入百度研究院顾问委员会,美国俄勒冈大学教授窦德景也同时加盟百度研究院,担任大数据实验室主任。正是得益于大量国际顶尖人才的加盟,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部分新兴技术领域,中国互联网企业与国外领先同行在技术上已经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拥有庞大用户基数和丰富的应用场景的中国市场也给中国互联网企业带来了独特的优势。
END
出品丨创新创业中关村
编辑丨李雪莹
编校丨张涛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lsyg/12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