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

第九次舰队演习美国海军历史上最戏剧性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起步晚于英国和日本,但发展较快。年3月,美国海军唯一的航母“兰利”号参加了加勒比海的美国海军第五次舰队演习,VF-2中队(第二战斗机中队)的飞机从航母上起飞,对法属瓜德罗普岛附近的黑方舰队进行了侦察。飞机的机动性能给当时的美国海军司令孔茨海军上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建议加快“萨拉托加”和“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的建造工程(在这次舰队演习后,“兰利”号完成了海军航空兵技术上的两项重大革新,一是设置降落指挥官,二是安装拦阻网)。

年11月16日,“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CV-3,这是第五艘以“萨拉托加”命名的美国军舰),在新泽西州的坎登编入现役,舰长是H.E.亚内尔海军上校。四个星期后,也就是12月14日,“列克星敦”号(CV-2)(第4艘以“列克星敦”命名的美国军舰)在马萨诸萨州的昆西编入现役,舰长是A.W.马歇尔海军上校。这两艘新型航空母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其飞行甲板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长达米),而且在此后18年中,直到“中途岛”级航母服役之前,一直居世界各国航母之冠。这两艘硕大无朋比航空母舰每艘最多能搭载90架飞机。

即将下水的“列克星敦”号第九次舰队演习开始之前,停泊在圣迭戈的“萨拉托加”号

“萨拉托加”号和“列克星敦”号在很多方面都是当时世界各国航母最大的:满载排水量最大(吨),全长最长(.7米),舰宽最大(33.8米),吃水最深(9.76米)。舰上有16台主锅炉,总功率为18万马力。直到年,这两艘姊妹舰的动力系统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它们采用汽轮机-电动机推进方式,最大航速达33.5节。由于久旱不雨,年1月,华盛顿州塔科马水力发电站被迫停止供电。“列克星敦”号从该月开始,连续向该城供电30天(也有说法称整整了个月)。供电量达4,,千瓦。这艘新型航空母舰的巨大发电能力由此可见一斑。它们的火炮(年时)也是华盛顿海军条约允许范围内口径最大、数量最多的,有4座双联装毫米炮和12门毫米高炮。

按照当时的标准看,这两艘航空母舰不失为漂亮、得体的军舰,每艘造价约合当时的万美元。但用今天的标准衡量,那个庞大的有舷烟囱有些失衬,使军舰显得笨拙,好像变小了。

“萨拉托加”号和“列克星敦”号服役之后很快开始了正常操作。年1月5日,在福雷河,飞行员普莱德海军上尉驾驶UO-1式飞机在“列克星敦”号上进行了一次起降。四天后,“萨拉托加”号的飞行长马克·米切尔海军中校驾驶另一架UO-1式飞机在“列克星敦”号的姊妹舰“萨拉托加”号上起降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马里亚纳海战和莱特湾海战中,米切尔任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司令,军衔为海军中将。他的旗舰是第二艘“列克星敦”号航母。在这两次海战中,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在战术使用上达到了顶峰)。

可喜的是,早在年,美国海军就提出了把航空母舰作为海军主力,而不是给战列舰当陪衬的思想。这种思想形成于有“萨拉托加”号(黑方)和“列克星敦”号(蓝方)参加的年舰队对抗演习。蓝方为巴拿马运河防御部队,黑方则“攻击”巴拿马运河。整个演习叫做“第九次舰队演习”。

这次演习是在巴拿马运河的太平洋一侧进行的,并已载入美国海军史册。黑方舰队的航空母舰“萨拉托加”号编入由“科罗拉多”号、“西弗吉尼亚”号和“加利福尼亚”号战列舰组成的第五战列舰分队(头两艘战列舰备有毫米主炮)。空战部队的司令是J.M.里夫斯海军少将,他是从海军大学毕业后调到“萨拉托加”号(旗舰)担任司令职务的。他曾向舰员们讲授过日德兰海战问题,称得上是这个问题的权威。里夫斯不是飞行员出身,而是一名杰出的战术家,但对海军航空兵产生了浓厚兴趣。这可能是因为他熟悉10多年前北海上英德舰队间那次空前规模的大海战的悲惨教训,也许是因为他受到“萨拉托加”号副舰长肯尼思·惠廷海军中校影响的缘故。里夫斯认为,像“萨拉托加”号这样配备飞行大队的大型快速航空母舰,不应该只是配合战列舰队行动,而应能独立对敌作战。

里夫斯(左)与李海海军上将,摄于年。

第九次舰队演习计划呈递海军司令(兼黑方舰队司令)威廉.普拉特海军上将批准时,提出了修改意见。经过磋商,普拉特同意把“萨拉托加”号从黑方舰队第五战列舰分队里调出,让它由“奥马哈”号巡洋舰和担任飞行员救生任务的两艘收容警戒舰(驱逐舰)护航,独立行动。舰队演习从年1月23日开始,26日结束。演习开始后,“萨拉托加”号以大圆航法驶到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远远跨过了演习区的南缘,到达巴拿马运河以南海里的水域。当时“兰利”号正在改装,它的18架战斗机和6架侦察机全部装到“萨拉托加”号上。“萨拉托加”号总共搭载了96架作战飞机。到达加拉帕戈斯群岛后,“萨拉托加”号和同行的护航舰的舰员在恬静的锚地痛痛快快的组织了几次游泳活动。

在遥远的北面,第九次舰队演习在有秩序地进行。蓝方侦察员很快发现了除“萨拉托加”号及其护航舰以外的全部黑方部队。蓝方部队搜索了整个演习区,他们相互发信号询问:“‘萨拉托加’号在哪里?”。

在紧张的搜索活动中,蓝方的“列克星敦”号航母遭到了黑方的重兵阻击,受到战列舰毫米主炮的“攻击”,因此,演习裁判宣布“列克星敦”号被“击沉”。后来(无疑是在蓝方的压力下)以黑方“萨拉托加”号失踪原因不明为由,演习裁判又改判“列克星敦”号受到“重创”,“航速降低到18节”。

第九次舰队演习预期在1月26日上午8点结束。25日拂晓,里夫斯命令他的小舰队起锚,以30节航速北上,于26日凌晨4点半到达离运河区巴尔博亚英里的飞机起飞点。在这之前,“奥马哈”号巡洋舰为风浪所阻,掉了队。它向“萨拉托加”号发信号:“我舰无法保持队形距离”。“奥马哈”号受命离队,独自驶往巴拿马运河。眼下,“萨拉托加”号和执行收容警戒任务的两艘驱逐舰劈波斩浪,以31节航速北上,继续保持着队形。

26日下午晚些时候,“萨拉托加”号发现了在它右侧的蓝方轻巡洋舰“底特律”号。后者用灯光信号询问“萨拉托加”号,进行识别。里斯夫对“底特律”号的询问未置可否,未予答复,并命令发信号让它以31节航速尾随其后,保持米距离。里夫斯还命令“底特律”号:“我舰飞机起飞时,你保持好距离,执行收容警戒任务。”

底特律号轻巡洋舰(CL一8)

里夫斯的蒙骗战术果然很灵,“底特律”号果然把“萨拉托加”号当成了“列克星敦”号,一直按照里夫斯的指示乖乖跟在后面。一个小时后,天刚擦黑的时候,“萨拉托加”号向“底特律”号发信号说:“你在我舰尾毫米主炮的射击下足足航行了一小时,你舰已被我击沉,‘萨拉托加’号。”

演习裁判认可“底特律”号已被“击沉”,同时判定“萨拉托加”号有几架飞机被“底特律”号的炮火击伤。“底特律”号没有就此罢休,它偷偷打开大功率发报机,向蓝方报告了“萨拉托加”号的位置、航向、航速以及护航舰只等详细情况。里夫斯立即向演习裁判提出异议,他说,既然“底特律”号已被“击沉”,它自然不可能发报。实际上,那天晚上“底特律”号以31节航速跟踪了“萨拉托加”号一整夜。多亏“底特律”号这样做,蓝方才知道“萨拉托加”号的位置。26日凌晨3点,当“萨拉托加”号接近它的目的地--巴拿马运河区的巴尔博亚时,“底特律”号报告说:“‘萨拉托加’号飞行甲板上摆满了飞机。”一小时后,它又发了另一份电报:“致蓝方司令,‘萨拉托加’号正在起飞飞机。”

这时天空依然一片漆黑,蓝方对“敌人”飞机起飞的消息半信半疑。“萨拉托加”号确已转向逆风,一次起飞了80架飞机,飞机在上空编好队形后,飞向巴拿马的目标:佩德罗米古尔运河船闸,米拉弗洛雷斯和担任运河区防御任务的阿尔布鲁克菲尔德陆军航空队基地。“萨拉托加”号的飞机“一旦发现‘敌人’任何战列舰,均将予以‘攻击’”。

“萨拉托加”号舰载机于1月26日早晨6点飞抵目标区上空,离第九次舰队演习的结束时间还有2个小时。事前,里夫斯曾告诉飞行部队指挥官,为了缩短飞机返航距离,他将继续保持航空母舰的航向和航速;还说,当航空母舰“转向逆风,收回飞机的时候,演习可能已经结束”。尽管“底特律”号发报报告了敌情,“萨拉托加”号仍然完全做到了出敌不意,突临阿尔布鲁克菲尔德基地上空。陆军的飞机,像22年后日军突袭珍珠港时一样,在机场上一架挨着一架排列得整整齐齐。陆军航空队遭到了“萨拉托加”号飞机的突袭。这时,他们才如梦初醒,机场上的飞机紧急起飞,找到并“轰炸”了一艘航空母舰。裁判判定,这艘航空母舰确实被“击沉”。遗憾的是,被陆军飞机“击沉”的这艘航空母舰却是“列克星敦”号。这样,“列克星敦”号在同一次演习中竟被“击沉”了两次,真是无奇不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lsyg/141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