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

泪祭英雄六一,那名年轻的战士牺牲在马


本刊专稿

作者:两河正

来源:老班长(LBZ),本文已获授权。

1

六一,那名年轻的战士牺牲在马里。

他叫申亮亮,29岁,三级士官,中国在马里共和国的一名维和士兵。6月1日凌晨,维和部队遭遇恐怖袭击,造成重大伤亡,中国维和人员1人牺牲、4人受伤。

2

没去过马里,不会懂得马里的危险与艰辛。

这里是联合国最危险的任务区,年5月到年1月,恐怖袭击起,死亡人、伤人。官兵说:“每次执勤,我都会仔细打量从哨位前经过的每一个人、每一辆车,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这里蚊虫肆虐,很多虫子在国内根本没见过,官兵晚上出去洗漱的时候,身上都要被咬上10多个包。这里沙尘暴惊人,吹动4吨重板房。这里高温难耐,一人一天要喝5升水。

战士牺牲前,或许正在执勤放哨,或许正是修缮营区防御工事,或许正在服务当地民众,天气炙烤、蚊虫乱咬、口干舌燥。

3

要知道,今天是国际六一儿童节。如果没有这场恐袭,或许此时,父母正欣慰地回忆小时候的儿子,妻子正陪伴孩子快乐玩耍,而在异国他乡的战士,正在对着孩子的照片亲吻。

多希望这是一场梦,醒来他还可以回家,吃着父母做的饭菜,拥抱自己的爱人,亲吻可爱的孩子。

有人问什么是军人家庭的幸福?军人家庭,孩子能从妈妈的怀里到爸爸的怀里就是幸福。这对常人易如反掌,对军人却很不容易。

爸爸去哪儿啦?爸爸没有去综艺频道演节目,而是去训练、去加班、去维和、去救灾、去战场……天天想爸爸、夜夜盼爸爸,爸爸回来亲爸爸,倘若爸爸一去不返,那就一辈子再也没有爸爸,再也没有机会当面喊一声“爸爸”,有的只是骨灰盒、墓碑和流不尽的泪花。

4

恐袭事件发生之后,联系到一名战友询问情况。战友说:我活着,但一个兄弟走了。除此之外,再无一言。翻阅战友   

想起去年,19岁的消防员宁宇在天津爆炸中牺牲。宁宇父母来到部队,想看一看儿子曾经战斗、生活过的地方……母亲蒋明琼趴在宁宇的床上,想闻一闻被子上儿子留下的气息,当她将头埋在整齐的被子中时,终于忍不住失声痛哭。

  

妈妈只想闻闻你留下的味道……

  

“妈妈,不要为我哭泣。当您看到朗朗夜空有一颗小小流星,绽放出美丽而短暂的光芒,那一定是我!那是我用生命的拼力一搏,是我高亢的青春之歌......”

6

在我写下上述文字的过程中,战友雷从俊发来短言:“在父母心中,他永远是孩子;在祖国母亲心中,他是永远的宝宝。但在同龄人心中,他是永远的英雄!”

战友小鱼发来短信:“纵有万千不舍,对于他的至亲至爱又有多少悲痛凄凉,但作为一名军人,牺牲在战场,何其荣光。”

曾经参加过维和的战友杜勇发来感言:“维和代表一个国家形象!代表一支特殊军队的气质!只有执行过维和的军人,才知道我们中国这支军队,除了能够打仗,还能够完成各类型的任务!而别的国家军队,要想让他跨任务担担什么,是根本不可能的!由此而得出,我们这支军队,是一支完全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军人优良传统后,更加能担负起新的使命的军队!唯和没有壮举,假如你是军人,你去了,同样能书写出美丽的画卷!唯和,能够激励一个军人更加爱国!所以有的国家军队,近一半的军人都参加过维和!”

 

………………

  

每个时代都有英雄。无论在什么时代,没有人有资格说,危险不该归我,苦难不该归我,奉献不该归我,牺牲不该归我。请问,假使不该归你,那它该归谁呢?因此,当我们安全地游走在街上,幸福地生活在世上,合理的拿到工作报酬,没有什么情况让我们献出生命的时候,我们在感到幸运的同时,是不是应该为时时与危险过招,处处与奉献作伴,从没照顾好自己,更没照顾好家庭,吃苦受累在所不惜、受伤牺牲义无反顾的军人群体而有所感动呢?

 

今天,年轻的战士倒在了马里,永远再也回不来。

唯愿英雄,一路走好;唯愿中国,更加强大!

PS:回复“1-”之间的任意数字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历史消息。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惠民活动
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lyjd/47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