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

马里亚纳海沟每年吃掉数亿吨海水,为什


马里亚纳海沟的基本信息

马里亚纳海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深的海沟,位于马里亚纳群岛东部,地处菲律宾东北,北起硫磺岛,西南至雅浦岛附近,并与日本海沟衔接,全长约两千五百五十千米,形状大致为弧形,平均宽七十千米。据估计这条海沟已形成六千万年,孕育出了无数的生命,整体平均深度约为八千米,海沟最深处的地方达六至十一千米,是已知的海洋最深处。

如果把喜马拉雅山脉放入马里亚纳海沟,它的最高峰甚至都不能浮出水面。假设咱们将一块砖头扔进海沟,至少都需要三个小时才能沉入底端,而这里水压极高,能够轻松达到上百个大气压,在最深处甚至能够达到一千一百多个大气压。

海沟内部完全黑暗,温度和含氧量都低,且食物资源匮乏,因此成为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之一,即使是生存能力超级顽强的深海怪鱼们,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很难存活。

马里亚纳海沟的形成

其实在科学界关于马里亚纳海沟的形成、由来的猜测一直都是众说纷纭,目前最受认同的说法是因为地球的板块运动导致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因为大部分的海洋板块岩石密度都很大,换言之就是说大陆地壳又轻又厚,大洋地壳又重又薄,而且位置也比较低,所以在碰撞的过程中,海洋板块直接俯冲插入到了大陆板块的下方。

而板块在进入地幔后,因为温度过高导致板块逐渐融化并消失,而在发生碰撞的中心地方就会形成海沟。靠近大陆的这一侧常常形成岛弧、弧后盆地和海岸山脉,这些地方都是地质活动强烈的区域,常出现火山爆发和地震的自然现象。

那么为什么马里亚纳海沟每年都会吞噬这么多的海水呢?

马里亚纳海沟所在的位置是板块俯冲地带,海洋地质运动非常活跃、频繁,同时因为地幔温度非常高,并且很粘稠,在热对流的作用下,地幔会发生缓慢的移动,地幔这一移动就会带着地壳板块跟着一起生长和移动。当大洋地壳向下俯冲时,就会有大量的水涌入到地幔当中,也就是说每分每秒都有海水被板块运动带入到地幔。

而马里亚纳海沟因为自身的地理位置和深度问题,才会让其每年“吃掉”数亿吨的海水。而且还有一点,科学家早就已经发现,在地下两百公里深处存在着一种岩石,叫做林伍德石这种岩石的水分子含量极高,大约每一百万个晶体分子当中就会有两千多个水分子,而深度达到四百一十至六百六十公里时,水分子的含量还会进一步大幅度的提高。每一百万个晶体分子当中就会有一点五万个水分子,数值直接上升了将近八倍。

而在地幔上下层的过渡带中,林伍德石的含量非常可观。根据科学家们的初步预算,假设含水量仅仅只有百分之一,那这些林伍德石的总含水量能够达到地表总水量的三倍还要多,所以这也是海水不断消失的原因之一。

消失的海水到底去哪儿了呢?

其实这些海水依旧在参与地球的水循环,进入地幔的海水要么因为温度过高而不断蒸发,要么随着火山岩浆最终回到地表,再加上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南北极的冰川融化速度大大超乎人们的想象。这些冰川融化之后,也是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海平面自然是不断上涨而不会下降,因此地球的总水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自从一九五一年英国在菲律宾西北发现马里亚纳海沟以来,人们对它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一八九九年人们观测到深度达九千六百六十米的内罗渊,并将其认定为马里亚纳海沟最深的地方。但是英国皇家海军在发现马里亚纳海沟的那一年,对其进行了首次较为准确的测量,得到了一万零八百六十三米这一新的数据改变了此前人们所认为的海沟深度。

一九五七年,苏联科考船“斐查兹”号在对海沟进行详细测探,发现了一条更深的海沟“斐查兹”,所以世界最低点“斐查兹海渊”由此得名。

总结

海洋是另一个太空,这句话形容得非常恰当,我们可以征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但是想要征服大海却还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随着下潜深度的不断增加,海水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一般而言,人类不携带任何的设备,最多只能到四十至五十米左右的深度。

而目前人类达到过的最深处为一万零九百九十四米,历史上只有三人到达过这个地方。在人类的想象中,海洋深处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大家总是认为这里有着各种各样的神奇生物,但实际上除了微生物之外,这里一片漆黑,没有生命的迹象。假如说有一天我们的科技能够达到标准,让人类可以真正在水下任意探索的时候,我们才有机会真正探查海洋的秘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rdmz/1393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