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晓帅陈博陈鹏飞
非洲戈漠,烈阳当空;马里维和,炊事先行。当炊事员走进马里维和战场,“炊事兵”的称呼则更为贴切。中国第六批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就有8名“炊事兵”,他们直面各类矛盾“关卡”,用“一言一行,一刀一勺”生动诠释着新时代蓝盔“炊事兵”的亮丽风采。下面,我们且看他们在马里维和战场中闯了哪些“关卡”?
危险战场关
安全防卫演练之快反组迅速出动
为积极做好安全防卫工作,分队一方面第一时间启动“特别预警”,制定出加强哨位警戒、调整作息时间、严格营门管理等系列举措;另一方面不定时进行安全防卫演练,多情况分类别处置突发情况。
安全防卫演练之高度警戒
“炊事兵”林志明讲道:“每次联马团发布情况预警后,我们都要全副武装,携带30多斤重的装具进行炊事作业,随时准备奔赴作战一线。”
在一次情况预警中,刘相不堪热浪的涌袭,中午炒菜时擅自把防护装具脱了下来,正好被中队长赵飞飞看到,一句“兄弟,请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他便立即惭愧的穿上了装具,继续进行炊事作业。
全副武装进行炊事作业
由于警报的不定时响起,炊事班长王铁山坦言:“平日里我们炊事兵把刀勺当做战场的武器,当警报响起时,我们会以最快的时间全副武装、奔向战位、进行戒备。”
烈阳高温关
左配然正在高温下炒菜
热季的撒哈拉,烈阳高照,热浪袭身;在热浪中炒菜,汗流涌动,迷彩黏身。左配然讲道:“50度的高温不仅是对身体机能的一种严峻考验,更是对军人意识品质的一种磨砺。”
据了解,在刚到达加奥任务区的时候,个别炊事兵不同程度出现了中暑现象。司务长孙其磊告诉笔者:“‘中暑风波’对我们来讲是个不小的打击,在高温下烹饪,加奥高温加上燃烧温度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超级温度’。”
孙其磊正在清点仓库物资
分队了解情况后,在积极为炊事兵们卸下“心理包袱”的同时,努力改善炊事作业条件,为野战炊事车搭建了遮阳网、配备了大风扇,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温关”难题。
制作食材关
刘相正在进行食材配备
马里维和工兵分队的给养是按照单兵热量需求供应的,每季度由分队提出给养需求并上报联马团,分队每周到东战区中心仓库接收给养。
王铁山正在制作馒头
班长王铁山坦言:“由于给养均为冷冻冷藏保存的,其口感与营养价值与新鲜蔬菜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食材制作时要更加精心用心,用精湛的厨艺来弥补食材的短板。”
付向阳正在查看豆芽培育情况
为了使维和官兵在异国他乡吃的习惯、吃的舒心,分队决定从食材订单、蔬菜种植、食材制作三个方面抓起,切实做到根据官兵需求订取食材,积极鼓励官兵精心种植各类蔬菜,对豆芽、豆腐等食材进行现地制作。
精心培育的豆芽
付向阳讲道:“为了使官兵们吃上新鲜的豆芽,我利用业余时间对豆芽培育技术进行学习钻研,成功培育出了深受战友喜爱的新鲜豆芽,下一步我还将继续研究其他食材的制作方法。”
心态调整关
炊事兵合影
据悉,这8名“炊事兵”均来自陆军第80集团军某工化旅,其中有7人为党员,平均军龄为10年,6人有过维和经历,维和前均为单位骨干力量。
“炊事兵”李龙龙讲道:“马里维和既要求我们荷枪实弹地完成防卫任务,又要破除万难完成好炊事任务。在破解各类困难的过程中,我们的心态也在不断的调整适应。”
李龙龙正在查看菜苗生长情况
刚到达任务区的时候,李龙龙种的菜种要么不发芽,要么长几天就蔫了,这一度让他苦恼万分。重整思绪后,他积极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反思总结。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发现马里蔬菜种植的特殊“门道儿”,并总结出了十余条“秘籍”。
李龙龙讲道:“菜地位置要尽量选择在砂石较少、尽量遮阴的地方,种植的深度大约在8公分左右,浇水方法最好用‘输液疗法’...。”经过一系列的总结整改,现在各类菜苗长势良好,这得到的战友的一致好评。
编辑
张宁张森林,编审
康子湛
来源
北部战区陆军(北京治白癜风那里好一点白颠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ngweicar.com/xzqh/5771.html